返回首页

骈文_百度百科(8)

时间:2019-09-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由于骈文学研究的深入,对骈文的否定已经破除,新编的文学史教材多数有专章专节将对骈文的肯定性描述写入其中。如马积高、黄均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和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前者在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第七章“魏晋南北朝骈文与散文”、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的第九章“唐代的赋和骈文”中就以大量篇幅描述了骈文的发展和创作情况。后者在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第六章“齐梁陈文学”的第五节“骈文与俳赋”和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的第十章“中唐后期文学”的第五节“李商隐”的第四小节“李商隐的骈文”里也有大量篇幅介绍骈文。一些断代文学史如罗宗强、郝世峰主编的《隋唐五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上册出版于1990年,中册出版于1994年)也以专节正面描述了初唐骈文的抒情性倾向、中唐骈文的改造。这些说明骈文研究的成果已经取得了学术界的认同,并作为知识向读书界普及。这是十分可喜的。但也应该看到,一些文学史教材甚至一些有一定影响的新编文学史著作仍对骈文的存在采取漠视的态度。

  内容提要:百年来骈文学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骈文学研究的特点是为骈文的辩护与传统的终结;建国前三十年的骈文学研究的特征是走向现代学术的思考;而近五十年的骈文研究则是从寂寞走向繁荣。骈文学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它的发展的方向是骈文的文化史研究。

  对骈文的研究可以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王铚撰《四六话》开始,继之有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谢伋的《四六谈麈》,后又有杨囦道的《云庄四六馀话》,清人彭元瑞又将宋人散见的四六话集为《宋四六话》,以及清代陈维崧的《四六金针》,孙松友的《四六丛话》都是古代有影响的骈文学著作。从本世纪以来,骈文学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也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历程。总结百年来骈文学研究的得失,对今后骈文研究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上世纪初的文坛,骈文仍是十分流行的样式,在公文和其它场合中,骈文存在的语境并未消失。刘纳在《民初文学的一个奇景:骈文的兴盛》⑴中对民国初年骈文的盛行有详细的评述分析。她指出,在1912年至1919年间,骈文仍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从革命派的公文到艳情小说都大量运用骈文写作。而在民国之前骈文流行更是如此,一些理论著作如刘师培的《文说》仍用骈体写作,可以说,骈文的生存环境并未改变。骈文正循着其历史的惯性作用在新世纪延续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开始了本世纪初的骈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