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骈文_百度百科(14)

时间:2019-09-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此外 ,1935年由上海大通图书社出版了金茂之编辑的《四六作法骈文通》(又名《骈文作法附骈文选》)这是一部为骈文写作导引的书。全书分十二部分,前十一部分介绍骈文的源流、本质、用典、体裁及作法,第十二部分为骈文名著选读,共22篇,每篇后附注释。这说明当时骈文仍有市场。三十年代又是骈文古籍整理出版的繁荣时期。1936年由国学整理社整理出版、上海世界书局印行的清人李兆洛的《骈体文钞》排印本面世。1936年王云五主编的“丛书集成初编”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中收录了宋人王铚的《四六话》、谢伋的《四六谈麈》、杨囦道的《云庄四六馀话》及清人彭元瑞编撰的《宋四六话》等骈文学理论资料。而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收录了清人孙梅的《四六丛线年仅出版过刘铁冷选辑的《精选四六丛线年北平的朴社出版的“文学批评丛书”甲种中有专门辑录其叙论的《四六丛话叙论》。但都非全本,至此,在骈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四六丛话》的现代排印本才正式出版。这些文献的出版为骈文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受益至今。

  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内忧外患,骈文研究受到一定的影响。此时期骈文研究著作有蒋伯潜(1892-1956)、蒋祖怡(1913-1992)父子合著的《骈文与散文》,该书是他们为世界书局1942年出版的“国文自学辅导丛书”写的六本书中的一种。作者合论骈散,意在探寻骈散的联系和演进的特点。全书由两编组成,第一编“骈散文历史上的演变”, 主要从纵向的角度梳理骈散的兴衰变迁,第二编“骈散文内容的分析”,主要从横向的角度分析骈散的内在结构的特点及异同。第一编分十二章论述“骈散文的分合”、“汉代已有骈散分歧的现象”、“魏晋文体”、“骈文的全盛时期——六朝”、“《文选》和《文心雕龙》”、“散文的新生”、“唐代骈文”、“‘宋四六’”、“宋代散文”、“金元明的散文”、“骈散文的复兴时期——清”、“白话文体由酝酿而至成功”,从章目上看得出,作者意在探索作为书面表述语言的文体由古至今的变化规律。第二编分十章论述“骈散文的异同”、“语体文和骈散文的比较”、“字的安排”、“句子的形式和变化”、“整篇的结构”、“对偶”、“关于用典”、“声音的描写与文章的音节”、“体裁的分析及其作法”、“古人论学习文章的修养”。全书微观分析与宏观概括结合,点线面结合,作者不专就骈文论骈文,没有崇骈崇散之囿,却能从文化史的大背景来分析,所以视野更开阔,评判更超脱。就专著而论,该书是建国前出版的著作中最晚出的一部,也是最有学术深度的一部,可谓后来居上。该书的主要作者蒋伯潜早年从钱玄同马幼渔为师,又曾问学章太炎、梁启超门下,三十年代末任教于上海大夏大学、无锡国学专科学校,精通国学。所以本书写得深入浅出,有庖丁解牛之妙,是一部理论性很强的具有现代学术思考的骈文学著作,代表了建国前骈文研究的学术水平。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