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骈文_百度百科(13)

时间:2019-09-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刘麟生(1894-1980)的《骈文学》和瞿兑之的《中国骈文概论》也是这样的著作。刘著分为三编共十五章,第一编《骈文之渊源与进展》,此编分四章讨论“骈文与四六文”“骈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骈文之体裁”、“时代与作风”。第二编《方法论》,此编分四章讨论“对偶”、“用典”、“炼字”、“音韵”。第三编《作家与作品》,分五章讨论“汉魏作家”、“南北朝作家”、“唐代作家”、“宋代作家”、“清代作家”。《骈文学》虽是薄薄一册,但刘麟生明确地标示出“骈文学”,并对骈文研究的体系作了一次系统的探索,对骈文产生的文化内蕴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如在“骈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中,首次从中西语言文化的异同比较中,分析了骈文产生的必然性。虽然今天看来,它显得单薄,但在当时却是有一定理论深度的一部骈文著作。时任南开大学教授的瞿兑之的《中国骈文概论》是应刘麟生的约请而写的。据刘麟生为此书写的序中引用作者给他的信,因为已有刘麟生的《骈文学》写在前面,瞿兑之就“决定不必作什么骈文的文学史,也不必指示什么骈文的作法。只要老老实实的介绍几个重要的作家,及其特殊的风格,并约略的将他们的前因后果指点出来。这就使人能欣赏骈文,能了解骈文,能运用骈文的一个绝妙方法。”作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来安排全书的。全书分十七节,除总论外,按照骈文史发展的时间先后选择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和骈文现象来介绍,文章篇幅短小,语言浅近,可以说是一部骈文史漫话,意在普及骈文的知识。虽然如此,它在骈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杀的,它将骈文学的基本知识介绍给了普通读者。

  与此同时,刘麟生的《中国骈文史》也于1934年出版。这是一部完全意义的骈文史,全书共分十二章论述骈文的发展历程,第一章先辨“别裁文学史与骈文”,实为论作此书的目的,作者是有感于西方文化的侵扰以及“挽近人士,诗尚江西派,词习梦窗,文舍桐城派莫属”此外的文学被摒弃甚多,而骈文在过去有过光明独立之史迹,在中国文化生活中又关系密切,故“阐扬已有文学上之特产,以决定今后吾人对于骈文应取之态度,尤不可以无专史明矣。”之后用十一章分论“古代文学中所表现之骈行文气”、“赋家奏疏家论说家暨碑板文字”、“所谓六朝文”、“庾信与徐陵”、“唐代骈文概观”、“陆贽”、“宋四六及其影响”、“骈文之中衰——律赋与八股文”、“清代骈文之复兴”、“骈文之支流余裔——联语”、“今后骈文之展望”。可以说有重点地勾勒出了骈文发展的历史流程。作者首先追溯先秦文学中的骈行文句,广泛引证大量各类文献中的材料来说明先秦存在有大量的骈体句子,然后论两汉魏晋,指出“骈散古合今分之迹,要以东汉为最著。魏晋文章,早已急转直下,至六朝则为骈文极盛时期,渊源有自。”对于六朝文,作者着重讨论了“六朝文亦重气势”、“轻倩之作风”、“声律之发现”、“文与笔”、“六朝与小品文”。作者又以专章论徐陵与庾信,以为“骈文至六朝,始称极盛时期,六朝文至徐庾,骈文始臻极峰,然则徐庾之文,可谓集骈文之大成,达美文之顶点。”对徐庾之评价甚高。对于前人关注较少的唐代及以后的骈文,作者也特别注意,唐代骈文就用了两章的篇幅来介绍,一章介绍唐代骈文概况,勾勒出其时代风格与初、盛、中、晚四唐的演进轨迹。同时用一章的篇幅介绍陆贽,可见对其之看中。陆贽在骈文史上有变革文风的重要作用,对后代影响至深。作者对陆贽的高评价是很有历史眼光的。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