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福州市冶山路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工地 1998年发现。出土有:银扣碗(图四)1件,口径9、底径3.2、高3.2厘米。银扣碗白瓷质,敞口,浅腹,矮圈足。覆烧,内外及圈足均施白釉,碗底印有一朵小梅花,在口沿包裹一圈银饰[4]。
1邵武故县银器窖藏 位于邵武市故县老鸦窠山庵窠,南距富屯溪约1公里。1980年9月,邵武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庵窠平整场地,于一座古建筑基址下2米深处发现一件宋代绿釉陶罐,罐内藏银器140多件,以各种器皿、饰件为主,大部分保存完好[5]。
鎏金莲花银杯 8件。通高约5.5、口径约8.5厘米。六瓣莲花形杯身,其中一件杯底附六瓣花形空足,其余为外撇圈足。杯身内壁口沿下压印一道连续六瓣小花图案,杯心凸印多种花卉纹。口沿及杯心凸花部分鎏金(图五:1a、1b)。其中五件于圈足内壁铭刻“星口”二字,“口”字为双勾勒。
鎏金菊花银盏、盘 各1件。盏径9.1、残高3.5厘米;盘径16.5、高2.5厘米。皆为重瓣菊花形,杯心与盘心凸饰花蕊。花瓣边缘与花蕊部分鎏金(图五:2a、2b)。
鎏金梅花银杯、盘 各1件。杯径9.1、高5.1厘米;盘径15.8、高1.2厘米。皆作五瓣梅花形。盘平底宽沿。杯底附五瓣花形外撇空足。盘沿与杯足錾饰鎏金图案。盘内与杯内皆压印鎏金凸花“梅花临水”“新月当空”等浮雕图案(图五:3a、3b)。
鎏金八角银盘1件。八角形,长17.5、宽13.4、高1厘米。宽沿平底,沿上錾刻连续菱格纹。盘底凸印亭台楼阁、戏曲人物、如意云头、龙、凤、花草池鱼等纹饰(图五:4)。
鎏金夹层八角银杯 1件。八角形,杯口长9.3、宽7.5、高5.5厘米。口沿下錾刻卷草纹图案一道。杯心錾刻《踏莎行》词:“足蹑云梯,手攀仙桂,姓名高挂登科记,马前喝到状元来,金鞍玉勒成行队。宴罢琼林,醉游花市,此时方显平生至,修书速报凤楼人,这回好个风流婿。踏莎行。”(“踏莎行”系宋人常用的词牌,又名“喜朝天”“柳长春”,双调小令,五十八字。)杯身外壁分八面,每面分上中下三格。上格錾刻卷草等图案,下格錾刻如意头等图案。中格压印凸花画面,表现杯内所刻《踏莎行》词意场面。杯足錾刻卷草图案(图五:5a、5b)。
鎏金双鱼银盅 6件。口径约8.5、高约3.6厘米。直口,口沿外卷并鎏金,底微上凸,无足。内底压印凸花鎏金双鱼图案。其中三件外壁口沿下打印“□□门里”四字铭及“尹一郎”三字铭(图五:6)。
鎏金圈足银盅 11件。口径约8.2、通高约4.1厘米。直口、浅腹、圈足外撇,通体光素无纹。其中7件口沿下打印“吴七郎造”四字铭。另三件足内加封,其上打印“李四郎”三字铭(图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