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从考古发现看福建宋代金银器业发展状况

时间:2019-08-3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金、银作为贵重金属,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财富的代表,也是珍贵而奢华的装饰及实用材料。金银器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富足之后而大量出现。有宋一代,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福建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在农业、手工业、商业诸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就,其中金银器的产量、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考古发现和历史资料表明,宋代福建是全国最重要的金银器制造中心之一,其生产制造和加工工艺都达到了新的高度。笔者经多年努力,收集并整理了近40多年来福建省内出土的宋代金银器资料。这些金银器,器形丰富,工艺精湛,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是研究宋代福建手工业发展、社会经济生活和审美取向等诸方面的重要资料。同时,由于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商品流通顺畅,南方各省民间的金银器在器型、装饰风格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共性,因此,福建出土的金银器可以为其他地区的研究提供参考。

  近40多年来,福建文物工作者在全省各地的考古发掘中陆续发现并出土了一大批宋代金银器,为我们研究宋代金银器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经梳理,主要的发现有:

  1福州黄昇墓 位于福州市第七中学,1975年10月发现。出土有金银器共六类8件:银盅1件,口径7.7、底径4.5、高2.2厘米;银盖罐1件,通高7、口径3.3、底径4厘米,盖上刻荷叶纹图案;银对蝶1件,每只体长4.7、翼最宽处1.8厘米,两蝶头部相向对接,形态生动逼线);双凤圆金坠(图一:2)1件,直径6.5厘米,状如盖盒,由带有子母口的上下两部分扣合而成。上下面均以錾刻联珠纹组成的双凤莲花图案为主题纹饰,四边各有对称梅花纹一朵,有小孔穿丝线系于佩绶;鎏金心形银薰盒(图一:3)1件,长7.2、宽5.5厘米,上下两面以子母口扣合,双面均用银丝焊成各种花朵,通体鎏金,尖端穿孔,尚存丝条残迹;银钗3件,长9.9~16.8厘米,分别插于发髻正中和两边,鎏金,顶部空心雕花[1]。

  2福州北郊茶园山宋墓 位于福州北郊茶园村,1987年发现。出土有“转官”镀金银帔坠(图二)、柿蒂盖银粉罐、花纹银粉盒、素面银粉盒、金包背牛角梳等共6件[2]。

  3福州茶园山宋代许峻墓 位于福州市杨桥中路茶园山小学内,1990年3月该校修建操场时发现。出土的银器有:鎏金双凤纹银碗(图三:1)、鎏金菱花形银托杯(图三:2)、鎏金银镜盒(图三:3)、鎏金瓜形银发冠(图三:4)、鎏金双鱼形银饰(图三:5)、荷叶形盖小银罐(图三:6)、鎏金银执壶(图三:7)、鎏金银盏(图三:8)、钵、盆、洗、、碟、渣斗、壶、筷子、汤匙、鎏金如意云纹银粉盒(图三:9a、9b)、心形香薰、蝶形饰、条脱等共28件[3]。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