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陕西和福建为何能在战争中独善其身,先要了解日本是如何策划其在中国的侵略行动的。自古以来,
,日本再次将对外扩张提上议程,而且这一次日本是奔着让中国亡国灭种的目的来的。在日本的计划中,只要能够彻底解决中国,整个亚洲也就拿下了,不论战事向何处发展,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日本正式启动了对中国的吞并计划,靠着老蒋的不抵抗政策,日本初期的行动十分顺利,
。老蒋小瞧了日本的野心,东北战事结束不久,日本就发动了对中国全境的进攻,虽然1937年侵华战争才正式爆发,但日本对中国的灭亡野心早在5、6年前就昭然若示了。从这里也能看出,陕西和福建没有遭受日军摧残,
,相反陕西在抗日战争中一直是我党最重要的大后方,日本人做梦都想打下陕西,彻底切断我党支援全国抗战的根本。
,再加上福建地处沿海,日本海军本就强大,不打是不可能的。福建和陕西能够免于被日本人侵占,并非是日本人不打,而是日本人打不了。英雄的陕西
,日本很早就制定了攻打陕西的作战计划,一旦占据了陕西,日军就能从容进军山西,河南,湖北甚至当时的陪都重庆,陕西的控制权将影响整个战争的走向。
,对国民党来说,只有确保日军攻不下陕西,才能保证重庆的安全,所以老蒋哪怕再消极抗战,对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是要上心的。而对我党来说,
,苏联援助的各种物资都将陕西作为中转站运往各大战场,陕西要是失守,我党领导的抗日运动将遭受重创。同时陕西还是我党中央的所在地,为数不多的几所军政大学几乎都在陕西,陕西丢了,我党就如同没有根基的浮萍,很快就会被敌人消耗待尽。
陕西对中国越是重要,对于日军灭亡中国也就越重要,在整个抗战期间,日军都不停的发动攻势希望进入陕西,但没有一次得偿所愿,
,中国军民创造了一个奇迹。日军始终无法拿下陕西,也多亏了陕西的地利,黄河和秦岭将日军死死挡住,本来就面临兵力短缺,补给线过长等问题,
。在被中国拖入持久战阶段后,日本灭亡中国,称霸亚洲的野心实际上已经破灭了,再怎么负隅顽抗也只是延迟死期。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最终促使日军放弃了攻打陕西的计划,当时日本的大部分兵力都被抽调前往太平洋岛屿与美军作战,
福建的处境相比陕西来说就危险太多了,一来,福建十分富庶,日军拿下这一地区将能很好的补充战争需要,利于日军开展
的战时策略。二来福建临海,日军的战舰可以方便的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从任何方面来看都有利于日军作战。
,日本不光对该地区狂轰滥炸,还曾多次制造惨绝人寰的屠杀,福建永宁镇就是其中之一,遭到日军洗劫过的永宁镇不但只剩残垣断壁,镇民更是十不存一。福州同样遭到了日军践踏,还曾两次沦陷,日军大肆屠杀当地民众,焚毁当地房屋,
。福建这个地方多丘陵,地形十分崎岖,中国军队轻步兵作战还好,换成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就十分难受了。既然机械化部队无法展开,中日两军只能回归传统的
,但中国军队是防守的一方,日军是攻击的一方,地利依旧在中国这边,日军算了一笔账后发现,耗费大量资源打下福建并不划算,也就只能放弃了攻占福建的计划。
其实福建和陕西仅仅是中日力量对比的一个缩影,别看当时的日本表面上比中国强大很多,但真要计算国家的综合实力,日本仍旧是小日本。像中国这样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