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觉得电子烟突然火了他却已经做了八年(3)

时间:2019-10-2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我们在这几条线上都去做尝试,是为了给将来做一个集成的系统积累一些经验。”

  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vitavp唯它电子烟出现在2017年后。“其实我们从2015年就在构思,但当时很多产工艺都达不到,所以一直没有启动。”

  底层技术的成熟,是电子烟得以从小众时尚演进为大众消费品的关键。刘东原举了个例子,比如说从操作上来讲,就要做到最大的简化,不应该有按键动作,启动的过程就应该像吸烟一样,你一吸,它自己就启动了。能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关键元器件——空气开关,尽管2015年这一技术便问世,但它线年底。

  “就好比手机屏幕的底层技术其实是有专门屏幕的供应商来做的,但是最后确定你组装出来是苹果还是金立,那其实是看整个的品牌方的一个集成能力。”

  这其中,包括底层技术在自身产品层面的应用落地。“我们在底层技术和应用层都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精力。”几年时间,唯它已拿到了包括FDA即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认证、RoHS、日本食品安全认证等,拥有包括发热体方面的专利40余件。

  从开放式大烟到封闭式烟弹小烟的演进,不仅仅是产品形态的改变,更是商业模式的升级。

  在大烟雾时代,造烟杆的,调烟油的是两个生意,但到了现如今的阶段,却是演变成了烟杆+可替换式烟弹的组合生意,烟弹是易消耗品,通过后期的服务,可以培养用户复购烟弹的习惯,用烟杆绑住用户,再用烟弹持续挖掘用户的价值,“复购率”的难题在这里被轻易拆解——只要产品质量够稳定的话,烟杆的沉没成本让用户不太有迁移的理由。然而,这也意味着首先要被解决的,就是漏油问题。

  电子烟漏油算是行业里的老大难。各类电子烟品牌在今天层出不穷,然而但凡是诚实一些的厂商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自家的产品100%不漏油。一个数据是行业平均漏油率在3%。

  围绕这个常见问题提供的不同解决方案恰恰反映了品牌在产品上的沉淀与思考,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漏油”或者说 “极少极少情况下漏油”成为了衡量产品质量、甚至作出消费决策的一个关键。

  “完全的不漏油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难的事情。”刘东原表示。很多人都觉得电子烟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至少比起手机来讲,它的制造难度小多了。“但其实越简单的东西,它的调试难度越高。”

  一类是真的漏了。因现在所有的雾化器其实都是依靠负压来保持这个烟油待在烟弹内的,但如果烟弹对于压力的耐受程度不够好,就会出现内外气压失衡的情况,烟油就会跑出来。这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依靠密封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它的液体是在一个半开放的结构中,如果完全封闭,就无法进行雾化了。这里涉及到的问题,其实是对发热体的膨胀系数各方面要有一些更加精密的控制。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