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认为,互联网其实是三种行业的融合:电信、计算机、媒体,中国的这种融合才刚开始,未来会发生一些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门户网站,已经融合得不错,门户网站们的新闻内容做得很好,但电信与互联网的融合还不够,像宽带都没发展起来。“互联网的未来10年将会集中在无线和宽带方面,非常有潜力。宽带的应用将给互联网带来新的爆发,对电视等媒体又将发起一轮冲击”。
“我们是属于很有理想的一类,并不是赚点钱就完了。10年前我特别爱讲互联网技术,讲得很高兴,我现在就不爱讲了,更关心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了。”丁健如此说。看样子,互联网未来如何发展还要看互联网技术与市场的实际结合以及互联网与电信的融合。
作为亚信的创始人,在执掌亚信四年之后,2003年丁健把权杖交给了张醒生。丁健说:“对我个人来讲,最起码我不做CEO至少要比我做CEO睡得踏实”。
丁健不是那种激情四射的老总,而他的平实以及对管理层面的逻辑把握为亚信的成功做了很好的铺垫。1999年,亚信科技进入了丁健时代,一开始丁健怀疑自己的能力,他知道自己擅长的是战略方向、技术等方面,但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缺点。亚信人说丁健的做事风格对内而言是“固执”,对外而言是“执著”。凭借着“执着”,丁健在自我改造中完成了对CEO职务的重新诠释,同时也收获了喜悦。2000年3月3日,丁健成功领导亚信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纳市当天最成功的新股,并连续保持上市七个季度的业绩增长。此后,并购邦讯、提出全电信计划,丁健时代的亚信在业界引起了一系列震动。
丁健坦言:“我一开始就清楚自己不是个职业化的CEO”,幸好丁健喜欢学习也善于学习,对新知的求索欲极强。不过他认为:“让一个没有管理经验的人,完全依靠学习来带领公司成长风险很大,作为一个投资人,作为一个股东,我不愿意让自己的公司被这样一个CEO继续带下去。”于是2003年4月1日,原任爱立信执行副总裁的张醒生,接替丁健出任亚信科技CEO,而丁健则成为亚信的董事长。作为亚信创业元老的丁健就此“引退”。从头雁的位置转到了队尾,没有时间考虑自己是不是累了的丁健,希望自己一直能保持冷静而旁观的态度。
“扎扎实实”,这是亚信CEO张醒生对董事长丁健的评价。而自称不做CEO比做CEO睡得更踏实的丁健在亚信成立十年之际选了张醒生这样一位职业经理人做亚信的CEO。此时,距离他从田溯宁手中接过亚信帅印过去了4年。4年时间,对于那些跨国百年老店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亚信这家立志要做中国的世界级科技企业的公司来说,不仅完成了从创业者公司到经理人公司的升华,更是扎扎实实做出了一份让太平洋两岸都侧目的业绩。凑巧的是,在亚信十年之际,它收购了太平洋软件的部分业务,而丁健和亚信人十年不灭的创新激情堪比太平洋的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