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特种兵退伍后当起掏粪工 坦言要把“扁担精神”(5)

时间:2019-08-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陈国瑞提到的液位监测仪,是由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一处联合高校研发的一套“化粪池溢出监测与报警系统”,一旦化粪池液位升高到警戒位置,便可通过GPS准确定位报警地点。如今该设备已经研发到了第六代,经过1年多的试点运行,效果良好,已经在低洼易外溢地区安装了200余套。

  同时,城肥一处还上线了数字化管控平台,可以通过车载定位和监控画面,实时掌握各工作班组的工作情况。搭配液位监测仪,如遇报警,可以调派距离最近的班组,及时清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从曾经挖不完的旱厕到目前的屈指可数,从老一辈的牛车、沼气车到机械化清疏车队,从晒粪干、卖粪干到现在的全生态城肥处理厂,我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一处清除二队党支部书记田书明感叹说。

  如今,队里很多老员工都退休了,工作了39年的田书明,也即将在今年退休。“我掏了一辈子的粪,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掏粪工可以告别手挖肩扛、放下扁担的那一刻。我们都是带着遗憾退休的。”他说。

  为了实现几代城肥人放下扁担的愿望、担起新时代城肥人肩上的重任,陈国瑞自学机械理论知识,研究制造可以代替“手挖肩扛”的机械设备。因为家庭旱厕的特殊环境,设备面临着动力、噪音、大小、重量、运输等种种难题,陈国瑞反复画图纸、跑泵厂、做实验,终于在今年,他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获批,机械设备也即将落地。陈国瑞给它起了个名字——“扁担一号”。

  “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很多技术难点没有攻克。”陈国瑞坦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对我们城肥人而言,就是要让现代化科技成果落实到为百姓的服务上,让老百姓感受到真真切切的便利。”

  接下来,他还有“扁担二号”“扁担三号”的构想,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掏粪工人彻底解放双手,告别繁重的体力劳动,能够享受到国家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

  放下保家卫国的刀枪,担起让人掩鼻的挑粪扁担,陈国瑞在如今的和平年代里,依然是一个初心未改的“特种兵”。“习总书记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所理解的使命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在部队,使命是保家卫国。在城肥行业,使命就是为老百姓服好务。我们就是最平凡的一帮人,但是我愿意干一辈子,为城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陈国瑞说。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