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夜里,他们穿行于街头巷尾,挑着扁担,拿着粪勺,悄无声息地进入老城区居民家中的厕所,掏粪,离开;白天,他们负责数万处楼房化粪池的清疏工作。整日与脏臭相伴,一年365天,一天也不能少。他们,就是城肥清运队队员。
选岗时,他的“第一志愿”是动物园。“因为动物园离家近,方便。”陈国瑞笑着说。
“上面写着,‘主要承担济南市市中、槐荫两个区的家庭厕所、公厕的掏挖及楼房化粪池的清疏管理工作’。当时就后悔了。”陈国瑞说。
可当他去上了班,才发现被“骗”了。因为在老城区,还有很多家庭旱厕,需要人工清理。
“咱这个活儿,好汉不干,孬汉干不了。”陈国瑞至今还记得队里的老班长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陈国瑞刚上班时是冬天,天空还下着雪,“厕所的味道不是很大,我还能受得了。”陈国瑞回忆。
扁担上两只挑满粪的铁桶,有近100斤重。刚开始,陈国瑞总是掌握不好平衡。而当时队里的一个老大爷,不仅可以单手挑扁担,还能边挑边骑车,让陈国瑞很是佩服。“我觉得好厉害!特别想学!”陈国瑞笑着说。
每天凌晨两点起床,让陈国瑞渐渐有些吃不消。随着天气转暖,厕所的气味也变得愈发刺鼻,每次工作都要经历前所未有的“感官冲击”。
7月的济南闷热难耐,成群的蚊虫在身旁打转——记者随陈国瑞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厕所里空气不流通,臭味随着不断舀动的粪勺,扑面而来,令人头晕反胃。每次工作,陈国瑞的身上都会被汗水或是粪水打成斑斑点点,遇到家庭厕所条件不好的,连腰都直不起来,只能蹲在旁边一点儿一点儿掏。听老员工们讲,每逢此时,总会有几个吐在厕所里。
“汗水夹杂着臭味,‘糊’在身上,特别难受。”陈国瑞说,“每天回家洗好几遍衣服、好几次澡,都洗不掉那股味儿。”
一次,陈国瑞参加大学同学聚会。一个许久未见的女同学问他:“国瑞,退伍回来去哪儿工作了?”正在陈国瑞思考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的大学舍友“抢答”了。“不知道呀?咱这特种兵,现在当上厕所所长了,掏大粪呢”。
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让陈国瑞的脸红到了脖子根儿,也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起这份工作。
“那段时间我天天都想放弃,天天都不想干了。”陈国瑞说,“我开始瞧不起自己,我觉得低人一等。”
在随后的一次工作中,陈国瑞走着走着,扁担上的铁钩断了,粪水洒了一身。积蓄已久的委屈瞬间爆发了。“我抓起扁担摔在了地上,想着自己怎么干了这个工作。当兵那么苦,我都没流过泪。可是那次我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