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Type-C 耳机已成过去但我们不必为它伤心(3)

时间:2019-08-2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那么到了今年,耳机将往哪个方向发展?答案其实在今年的 CES 上已经被「公布」了——无线分体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真无线耳机」。

  相比起已经隐退市场的 Type-C 耳机,无线分体式耳机是今年在 CES 上被展出最多的耳机种类之一。除了铁三角、漫步者、Jabra、索尼这些老牌音频厂商以外,诸如 1MORE、Anker 这些新晋品牌,也在 CES 上展出了他们最新的无线分体式耳机产品。

  当然这是有原因的。蓝牙的通用特性让耳机能无视了接口问题,而随着蓝牙 5 的推出,分体式耳机的稳定性和续航性能都得到显著提升,让这个拇指大小的耳塞也能支持至少 3 小时的持续续航,应该也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了。

  除此以外,相比于其它无线耳机,真无线形态也能给用户带来免束缚的佩戴体验,无论是休闲还是运动,这种耳机都能上阵。虽然他们都需要依赖耳机盒充电,但耳机盒也同时兼顾着收纳的作用,并不会带来太大的不便。

  在耳机盒中取出耳机→戴上,就好比解开糖纸把糖放进嘴里一样,都只是几秒就能完成的事。

  在解决设备连接问题后,对于真无线耳机在未来的发展,其实耳机厂商早就尝试对其赋予更多的功能了。

  2016 年,Jabra 在 Elite Sport 这款产品中加入了心率监测和最大摄氧量监测,目的是为了让用户方便了解心率,方便调整运动强度。此前也有消息指出,苹果也可能会在 AirPods 的变种产品中加入类似的功能,届时,全无线耳机所要做的就不单只是一个耳机,它还将兼顾无线健康监测的作用。

  它的出现,只是基于「手机取消耳机孔」这个变更。同样是服务大众的方案,Type-C 耳机没有提供足够的便利性和通用性,再加上自身受到成本、销售模式的限制,它也未能够为大众用户带来可感知体验提升。面对更方便、限制更少的无线耳机,Type-C 接口耳机被淘汰是必然的事。

  ▲ 全无线设计让耳机拥有「全场景通用」的特性,这也是有线耳机并不能办到的地方。图片来自:Digitaltrends

  Type-C 耳机只不过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其中一个方案,除了它我们还有「无线耳机」这选项。随着各大厂商的技术投入,无线耳机在体验上的提升也会越来越高,使用起来也越来越可靠。这时用户也不必去考虑耳机有线还是无线的问题,因为现有的无线耳机已经能够满足他们的体验需求了,Type-C 耳机自然也没有继续保留的意义。

  总之,Type-C 耳机的出现和离开其实是一个解决方案的筛选过程。它之所以被无线耳机所代替,是因为我们已经筛选出一个更加合适的方案。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