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消失的“快的”

时间:2019-08-1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四年前,曾经斗得你死我活的两大网约车公司合并,被保留品牌和平立性的快的,却渐渐从网约车市场中淡出,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快的还在吗?

  本文由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原创并首发,作者: 陈运动,编辑:陈涧,设计:甄开心,实习生:阙华媚

  2月25日,据启信宝信息,杭州快迪科技有限公司(即快的打车,以下简称“快迪科技”)发生多项重要工商变更,其中法定代表人由程维变更为王庆山,同时,程维也不再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由王庆山接任。

  对此,滴滴方面回应《中国企业家》时称,快迪科技是滴滴下属子公司之一,子公司的法人代表变更属于内部正常的调整变更,对广大用户没有任何影响。

  早在2015年,滴滴与快的就已经合并。当年2月,两家公司共同对外宣布滴滴CEO程维与快的CEO吕传伟同时担任联合CEO。同时,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如今四年过去,快的早已从移动出行领域的排头兵变成了滴滴的下属子公司,在众人的视线中渐渐淡去。这期间快的经历了些什么?为何消失不见了?

  2014年初,在分别获得腾讯、阿里巴巴的投资后,滴滴与快的开启堪称疯狂的补贴大战,程维曾在公开场合透露,当时一天最多补贴了1000多万美元。到了当年5月,两家公司已经烧掉近20亿元,补贴大战随之告一段落。

  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监测报告,截至2014年12月,在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统计中,快的、滴滴的数据分别为56.5%和43.3%;与此同时,快的覆盖360个城市,滴滴覆盖300个城市。

  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城市扩张,彼时快的都略胜滴滴一筹。尽管与滴滴合并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钳制Uber中国,但背靠阿里的快的未必不能靠着一己之力杀出重围。

  令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的情人节,一对宿敌顷刻化干戈为玉帛。2015年2月14日,快的与滴滴联合发布声明,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

  针对外界的困惑,吕传伟给出了自己的说辞。2月14日,他在内部邮件中表示,快的与滴滴合并的原因包括: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合并是双方投资人共同的强烈期望;除了财务因素外,合并后可以避免更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新公司可以马上加速开展很多新的业务。

  和吕传伟一样,在发布联合声明的当天,程维也发了一封对内公开信称,其与滴滴总裁柳青、邓冉启动的一个情人节计划已经“做到了”。

  而在与快的合并之前,滴滴曾和易到用车闹出过绯闻。2015年2月3日,多家媒体报道称滴滴与易到用车已达成合并意向,合并后的公司将为“滴滴易到”。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