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F1.8全开光圈下,Z 50mm f/1.8 S中心锐度非常出色,反差也很好,边缘锐度也非常出色,虽然不如中心那么扎实,但清晰度已经很好;光圈收到F2.8时,镜头中心锐度都进一步提升,边缘也更为锐利;F4-F8这款镜头锐度非常出色,解析力和反差都不错;光圈收到F11时,锐度开始轻微下降;而到F16时受到衍射影响画面要肉一些,但还能接受。
畸变是五种基本像差之一,不影响镜头成像精细度。在摄影中,一般广角镜头容易产生桶形畸变。长焦镜头容易产生枕形畸变。畸变与物像点离光轴的垂直高度的立方成正比,因此,物像四角的畸变比物像的四边的畸变程度大。我们本次测试的镜头焦距为50mm,这种标准镜头桶形畸变和枕形畸变都有可能。
从实拍来看这款50mm镜头存在可见的桶形畸变。这种变形程度只能说控制一般。
从暗角测试来看,全开下这款50mm镜头存在明显的暗角;当光圈收到F2.2后明显改善,而到F2.8时暗角已经可以忽略。
我们用Z 50mm f/1.8 S中心偏右部分拍摄窗帘缝隙的珠链,由于珠链处在大光比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珠链边缘、墙壁边缘、窗户框边缘,来判断色散程度。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款镜头F1.8全开光圈都存在紫边,注意珠帘和窗帘边缘;当光圈收缩到F2.0,紫边有所减轻;光圈收至F2.5时这款镜头的紫边可以忽略。Z 50mm f/1.8 S应用了两片ED镜片,从实际效果上来看,伴随收缩光圈确实可以明显抑制色散。
这款50mm镜头采用能够减少鬼影和眩光的纳米结晶涂层,在逆光情况下用户也能请轻松拍摄。为了验证实际效果,我们拍摄从围墙上方的阳光,从实拍来看这款镜头全开光圈在右侧墙面上有轻微鬼影,当光圈收至F8时Z 50mm f/1.8 S的星芒更加明显,但在右下角墙面上鬼影面积增大。总的来说,Z 50mm f/1.8 S的纳米结晶涂层在全开光圈时起到了一定作用,如果缩小光圈逆光拍摄还要带上遮光罩减少杂光影响。
第一组我们选择拍摄篱笆栅栏上的花丛和铁网。从实拍来看,两个纵深场景下,F1.8最大光圈下无限远光斑比较圆,而焦点附近花丛、铁网到背景,从实到虚过渡不算很生硬,基本做到较为柔和散景。
小编最近距离合焦,远端路灯光形成光斑,该50mm镜头在中心区域的光斑比较圆,而在边缘由于口径蚀的原因,形成橄榄形光斑。值得注意的AF-S 50mm f/1.8G ED采用2片非球面镜片,细看光斑内“洋葱圈”还是有一些的,但并不严重,视觉感官上并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