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发展几十年 为何没出现过经济危机?(2)

时间:2019-09-1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时间,已经超过40年。而且,经济的增速还挺高:1979年—2018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4%,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是2.9%左右,中国是它的3倍还多。

  40多年来,中国经济每年都在增长,虽然每年的增速有所不同,但中国经济从来没有出现停滞或负增长的时期。而一些西方国家的经济运行,差不多每隔10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经济危机。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是最早观察到这一现象的。他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金融经济危机的国家。如果要找一个词来形容改革开放40年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成绩,最合适的是“奇迹”这两个字。

  经济学家的这番话,捅破了一层“窗户纸”,也勾起了吃瓜群众的好奇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经济危机?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

  林毅夫说,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指标,1978年我国人均GDP只有156美元。与世界上其他贫穷国家一样,中国当时有81%的人口生活在农村,84%的人口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之下。

  在这么薄弱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取得了连续40多年的增长,这么高的速度持续这么长时间,是在人类经济史上未曾看到过的现象。在此过程中,七亿多人口按国际贫困线年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70%。

  “在这段时间内,虽然中国经济崩溃论此起彼伏,但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国家。” 林毅夫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能够实现高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充分利用了后来者优势。

  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被称为后来者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发展中国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小的风险,取得比发达国家更快的经济增长。

  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产业处于世界前沿,只有发明新技术、新产业,才能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只要下一期生产活动采用的技术优于本期,就是技术进步;只要下一期进入的新产业附加值高于本期,就是产业升级。由于技术先进程度和产业附加值水平有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对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入附加值比现有水平高且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产业,来实现产业升级。

  “当然,利用后来者优势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并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能利用后来者优势实现快速发展。” 林毅夫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13个经济体利用后来者优势,实现了年均7%以上的经济增长,大幅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是这13个经济体中表现最为抢眼的一个,也是赶超速度最快的一个。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