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对一个人来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从呱呱坠地到年逾古稀,凝结了人生的大部分时光;对一个国家来说,时间不短也不长。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相比,它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但这朵浪花,汇聚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足以让经济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果把这些直观感受加以提炼概括,那么新中国70年最大的变化是: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这三个“迈向”跨度非常大,是人民群众在中国的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新中国7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有一件事情,在全球其他国家经常发生,中国几十年却从没出现过。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对于经济危机,大多数中国老百姓都听说过,但感受不深。
比如,远一点的有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在1997年。这场危机令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造成一些国家大型企业的倒闭,引发大量失业和经济萧条。
近一点的,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一场“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一些国家爆发债务危机,国内经济遭受重创,有的到现在还没缓过劲来。
最近的事例,发生在8月的阿根廷。当地时间8月11日,阿根廷大选初选投票,现任******马克里遭遇“滑铁卢”。12日,阿根廷股债汇市场被全面引爆,出现闪崩。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汇率,最低跌至62比索兑1美元,跌幅高达37%;阿根廷主要股指SP MERVAL收盘下跌38%,创史上最大单日跌幅。一夜之间,阿根廷人的财富缩水了1/3。
有人说,面对如此惨烈的现状,这回阿根廷又要哭泣了。其实,每一场危机的破坏力,都是相当大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这组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记录了我们发展中的每一个“脚印”。
——新中国诞生时,我国经济基础极为薄弱。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9元。
——经过长期努力,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67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8%,居全球第11位。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1986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10年达到412119亿元,超过日本并连年稳居世界第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近三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万、80万和90万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90.03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