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二人转正戏回杯记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时间:2023-02-1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深思5秒后,如果我告诉你是,卖墓地,你可能会醍醐灌顶。但是,想去日本卖墓地,你得有个佛教寺院,因为干这行暴富的都是和尚。

  殡葬产业的广告,在日本就如同国内的装修广告,医美广告,铺天盖地,随处可见。还有“大型葬礼博览会”,提前为自己准备后事的“学习会”,什么室内葬、树木葬、樱花葬、沙葬、海洋散骨,甚至还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女性专用墓地。

  据统计,2020年,我国大约死亡了1000万人,每分钟约有19人死亡,按每0.3秒就有一个人需要殡葬服务。

  全国30个主要城市中,墓地的平均价格了6万一平米,最贵的是上海,一块墓地超30万,而墓地还不是最终花费。还有挖土费,盖土费,墓碑,追悼会等等。

  按一个成本2000块的盒子,售价在8万-12万,一件成本20-100元的寿衣,售价600-1000元,一个成本12元的纸房子,售价200元,外加厚葬里五花八门的“手机”、“汽车”、“电动车”,等等阴间内卷化的“奢侈套装”的“钱景”来计算。

  中国殡葬协会预测,2023年中国殡葬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0亿元。而英国一保险机构计算出,中国的丧葬费每年约37375元,占中国人平均工资的45%,排名第二,第一是日本。

  想一想,河北廊坊的米北纸花市场不过1公里的街道,作为中国最大的殡葬市场,年均产值就高达十多亿,就知道中国殡葬行业有多赚钱。

  受宗教影响,日本最开始以火葬为主,过世的人火化后,骨灰会被放置在家里一段时间,才会被放入骨灰坛或者墓地中。这个过程中,也称纳骨,需要进行宗教仪式。

  但自疫情后,为了防止相互接触,日本规定,死后24小时不得火化,墓地以外的土地不得埋葬。用什么仪式举办葬礼可以自由。

  殡仪公司不断的宣传室内葬、树木葬、樱花葬、沙葬、海洋散骨、钻石葬、风铃葬、气球葬、共享墓地等各式丧葬形式,引导注重仪式感的日本人去改变,去提前为自己准备后事。

  受人口年龄化,“老后破产”,孤独死等影响,日本人从禁忌谈论死亡,变得必须开始思考死亡。甚至在40岁就开始焦虑死后的事以及墓葬的问题。

  “虽然很多人活到了100岁,但我的很多朋友20、30岁就死了,时代在变,我们需要去适应,工资不会上涨,和家人住在一起,以前他们可以用你的工资支付丧葬费用,但现在不是这样了,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个问题”,受访的日本男性这样说。

  一种是和美国宇航局合作,把骨灰带上太空,骨灰盒要么随随着火箭掉落,成为一颗流星,划过天空,骨灰则撒在太空,要么放置在卫星上,卫星绕着地球转几百年,费用只需要6000美元。

  目前选择太空葬的人,他们要么思想开放,觉得新奇比海洋更有意思,要么没有孩子,怕死后没有打理墓地。

  正因为丧葬文化是日本目前潜在的大生意,巨大的潜在价值和利润,让不少房地产商也盯上了这门生意。

  每一层都设置壁龛,壁龛还设置有高科技带来的仪式感,用身份证一刷,壁龛自动打开,亲人的相片就会出现,相片后面是一个盒子,盒子里可以放最多8个骨灰罐。

  只需要2000美元,将不同的人埋在一颗樱花树下,节省空间,也不需要额外花费来维护,造成生活负担,骨灰进入土壤回到自然。

  随着日本殡葬产业的不断创新,各行各业都想在丧葬文化里分一杯羹,就连机器人也加入了日本殡葬产业。

  去年9月,安倍晋三葬礼,花费16.6亿日本,约8193万人民币,光是菊花就花了2000万日元。

  日本网友认为,花这么多钱办葬礼太浪费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葬礼也才500万英镑,4012万元人民币,而更让日本网友没想到的是,为安倍晋三办葬礼的是一家中国企业——广济堂。

  而这家企业几乎承包了日本所有的火葬场,年销售额超9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亿5千万元。与此同时,山东曹县几乎承包了日本所有的棺材。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一口桐木棺材,手工雕上精美的樱花,便宜的只要200元,顶配也只要2000多块,不过日本棺木一半的价格,全方位拿捏日本人审美,年产值已经达到500亿元。

  不仅如此,曹县棺材在网上也风生水起。2018年,130多家网店,拿下当年双十一全网销售百强县称号,仅次于义乌。

  连曹县棺材铺的老板找女婿,都要求,没车没房没彩礼不要紧,只你你会日语懂电商,八家网店,千万资产就是你的。

  尽可能不负债,使日本人从30岁开始就存钱,以便应对未来年老后的生活,就算赚到了钱也不去消费。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老人要想活到90岁,至少得有2000万日元存款,存够1亿日元才能养老。许多人到老后,不得不卖掉房子,车子,才能进入养老院。

  在日本的葬仪里,最赚钱的就是墓碑。据统计,日本人平均要花176.3万日元在墓碑上面,约9万多人民币。其次才是墓地。

  2021年,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610万人,占总人口的28.6%,居全球之首,而丧葬花费也是全球第一。

  2003年,中国人吴杰,就选择留在日本,开了一家名叫“镰仓新书”的殡葬服务公司,已经10年。在2022年的一季度,“镰仓新书”就创造了1.5亿日元,700多万人民币的营业利润。可见一斑。

  日本将在2040年迎来“多死社会”,如何应对死亡,成为全民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毕竟人只有一次死亡。

  作为“人生最后的购物”,随着日本殡葬产业将进一步扩大,加入日本殡葬产业的中国人,已经在路上。开花店,开殡葬服务公司,甚至上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