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并非独生子是真的吗?

时间:2023-01-1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编辑推荐:由于BCC金属的本征脆性,目前基于多主元合金力学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FCC合金。而通过异质结构的形成能够有效实现强塑性的同时提高,改变原有的脆性断裂的模式。通过揭示BCC合金脆性断裂机制和位错反应模型解释宏观端口形貌特征,进而为BCC塑性变形能力的提高提供研究思路。

  多主元合金由于具有四大效应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BCC结构的多主元合金尽管具有较高的强度,但是由于其本征脆性因此在变形能力上不及FCC结构的合金。而通过异质结构的和细小的纳米尺度的短程聚集(SRC)的形成可以促进位错的形成与开动。

  通过异质结构和SRC的形成显着提高了Ti-V-Zr中熵合金中的位错形成和开动的能力。于此同时共格共晶界面的产生也提供了位错源,提高强度的同时,提高了位错的开动能力。在合金中观察到b=1/2111位错在{110}晶面的位错反应,并编织成网状的结构,形成不可动位错是引发BCC脆断的原因。作者在宏观的断口分析中对解理断裂进行观察,通过TEM和EBSD证明了这一推论。

  通过对于SRC的产生过程与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通过调控成分可以控制SRC产生的倾向,进而在促进位错形成的同时不引发材料的脆性。作者通过对该结构的成分与HRTEM进行分析,发现在Ti-V-Zr中熵合金中SRC的形成是Zr与V的分离倾向导致的。相界面处大量位错的产生与反应可以成为位错源,但是大量SRC的生成则会阻碍位错的开动,通过成分调控出细小的SRC结构能够促进塑性变形能力的提高,达到强韧性匹配的效果。

  通过宏观的断裂结构与微观的缺陷组织相结合对材料的断裂方式进行了推断和验证。而基于异质结构和SRC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材料强度和塑性的提高,实现了BCC 合金中强塑性匹配,为之后BCC多组元合金的开发提供了研究思路。(文:张三)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上一篇:关于花园宝宝歌曲究竟怎么回事? 下一篇:没有了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