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晓谈61期 文促中心梅松:北京文创十三年(3)

时间:2019-10-1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一直关注老旧厂房改造的梅松曾跑了全市100多处老旧厂房,“我们一直倡导‘腾笼换鸟’,笼子腾出来了,换什么鸟进去?建立文创园,既可以拓展文化空间,又可以形成产业链。”

  在朝阳区,聚焦重点区域,着重打造典型园区是其老旧厂房改造和文创园发展重点。近年来,朝阳区转型升级后文创园近60家、改造建筑规模超过280万平方米。2016年,朝阳区将“加快工业厂房的功能转型和改造升级”写入朝阳区“十三五”规划中,并发起成立全国首个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联盟,推动全国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传承创新发展,促进城市更新转型升级。

  “老旧厂房改造是化腐朽为神奇,变存量资源为可用资源的重要举措,在不做增量土地空间开发的同时,做好老旧厂房存量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既保护了历史文脉,又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一举数得。”梅松表示,如今老旧厂房改造已经成为北京市文创产业发展重点,不仅是朝阳区,各个区域也在加快老旧厂房的升级转型步伐。

  西部区域没有朝阳那么集中,但最大的特点在于科技与文化的紧密结合。中关村地带,以科技为驱动,该区域老旧厂房多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方向改造。而石景山作为中国动漫基地,近几年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迅速,且因北京冬奥会筹办,文化与体育融合也加速该区域文创产业发展。

  昌平、怀柔、延庆等北部区域,则因冬奥会、世园会等大型活动的带动下,文创产业发展迅猛,因而老旧厂房改造方向也多以体育、园艺、文旅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而南部如大兴、亦庄、丰台、房山等区域,则因高科技制造、新媒体产业及相关传媒产业发展,而带动了一批文创产业园区兴起。

  从百年首钢到798,从郎园到751,工业遗存与现代文明相融相生,夜游博物馆、24小时实体书店、深夜剧场,以及不打烊的电影院、红红火火的文化综合体,点亮了整个“夜京城”。

  经过十余年发展,北京市文创空间正由内而外焕发新颜。据梅松透露,目前北京正着力构建文化产业功能区、市级文创园区、示范园区、文创街区等多层次、立体化的文化产业空间体系,越来越多记录着新中国发展历程的工业遗产、商业街区已成功转型为文化空间,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力量。

  今年1月,北京市正式发布33家首批市级文创园区名单。这是继去年出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及规范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加快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的意见》两项专项政策文件之后,通过面上抓规范、点上抓高端,以点带面,有效提升全市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水平的一项务实举措。此次认定的首批33家市级文创园区,产业链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管理运营规范、运营效益显著,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