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逾两成网上商品从广东售出

时间:2019-09-2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南方日报讯(记者/欧志葵通讯员/李晶严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东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2018年,网上零售额达1.89万亿元,占全国网上零售额的21.0%……19日下午,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消费篇。笔者获悉,广东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并成为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据了解,广东消费市场繁荣活跃,由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的商品流通体系日益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逐步推行价格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上世纪90年代,国营、集体企业采取租赁、承包等方式给个人经营,个体、私营商业参与市场竞争且快速发展,随后商业流通领域引入外资和外地资本,流通领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公有制商业“一统天下”局面被打破。

  2018年,批发和零售业中限额以上国有企业数量和销售额仅分别占总数的0.7%和0.6%,私营企业数量和商品销售额占比则明显提高到61.9%和35.5%,港澳台和外商企业数量和销售额占比为6.4%和13.0%。

  消费市场的规模也持续扩大。广东多年前就突破传统体制束缚,商贸流通领域迅速发展,市场供求发生根本性改变,总体呈现各类商品品种丰富、数量供给充裕状况。

  改革开放前,广东商业发展缓慢,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1950年的13.69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79.86亿元,年均增长6.5%。之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先后在1992年、2002年、2007年、2011年和2015年突破1千亿、5千亿、1万亿、2万亿和3万亿水平。2018年,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01.12亿元,比上年增长8.8%。从1983年开始,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

  随着消费市场持续较快增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14-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48.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平均贡献率0.6个百分点。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成为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商品向服务消费转变,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在此背景下,广东的商品结构全面优化升级,突出表现为用于满足基本生活的消费支出比重下降,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支出持续升温。2018年,广东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6%和36.6%,分别比1978年下降35.0个和25.1个百分点。

  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看,生活必需品食品、饮料、烟酒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所占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18.7%和10.6%下降到2018年的10.8%和8.2%。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