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9月3日公告称,董事长高建平因为任职年龄原因,提出辞去在该行的一切职务,行长陶以平将在董事长空缺期间临时负责该行全面工作。
兴业银行9月3日公告称,董事长高建平因为任职年龄原因,提出辞去在该行的一切职务,行长陶以平将在董事长空缺期间临时负责该行全面工作。
不显山、不露水的高建平,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券商中国记者有幸在2018年10月和他面对面交流,这也是高建平卸任前最后一次接受媒体专访。
出现在记者面前的高建平,一如想象中的严谨、儒雅。有兴业银行管理层此前给记者打预防针,“董事长比较强势”,不过在专访过程中,高建平显得颇为随和,并多次询问记者的看法。
“小有所成吧”,高建平如此评价这家银行三十年的发展,“还算对得起监管部门、党政领导,算是走出来了。”
在他看来,兴业银行在同类型银行中起步条件最差,总部区位、股东背景、行政资源等方面都并无优势,但经过三十年发展,已经走到行业前列,跻身国内最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序列。
“这个过程中,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要清醒地认识自己。”高建平说。“当董事长以后,我每年开会都要说,‘我们是最没有人脉资源、行政资源的,你们别给我惹事,惹了事也只能靠自救,不要指望总行能帮你摆平什么事情......’这么多年,兴业没出什么大问题,管理层也很稳定。”
“清醒”还在于对发展过程的认知。“如今兴业的发展依然处在不大、不小、不强、不弱的‘四不’状态,又到了一个不进则退的历史节点。未来的空间还很巨大,远不是可松口气、歇歇脚的时候。”
采访中,高建平对于市场环境、银行业转型的看法可以说相当富有智慧。回头来看,颇具预见性,记者重点梳理,以飨读者:
1、我个人感受,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的确很严峻,但并不至于悲观,千万不要小看中国经济的体制特点、动员能力和战略回旋余地。
2、现在很多人觉得银行的好日子基本到头了,从银行的角度,像以前那么好的日子也许没了,但是不是就会过上坏日子?我看也不至于。
3、改革开放的空间还很大,虽然走了四十年,但个人感觉还早,银行业也还有体制变革、开放程度提升的空间,未来有增长空间,或者释放红利的机会。
4、银行业都在讲转型,从个人感觉来说,不转是不可能的,确实需要随大流转型,但不能盲目转。其中的关键是,要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找到自己擅长的,或者自己原来有优势的领域去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