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飞车小哥无限喷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时间:2023-02-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彭 德 怀性格粗犷、为人豪爽,脾气也非常火爆。只要一上战场,就会带出一股风卷残云之势。所以金一南将军说他“像一团火,由里烧到外,随时都准备摧古拉朽”。

  由于脾气火爆,平常也不善言谈,以致众人都对他产生了敬畏之心。在众多将领中,除了陈 赓敢跟他开玩笑外,其他人在他面前都是规规矩矩,不敢随意。

  抗美援朝时,志愿军共有3位副司令,分别是邓华、洪学智、韩先楚。他们都是彭 德怀的得力助手,协助彭 德 怀策划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战役,把美军打得伤亡惨重、节节后退。

  由于在朝鲜是异国作战,粮食弹药都需要从东北运过去。管理漫长的运输线和大量的运输部队,以及物资到达朝鲜后的分配、调用,就成了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必须由一位副司令专门负责。

  志愿军刚入朝时的后勤工作不大,由洪学智兼任,既然要副司令专门管后勤,自然非他莫属。但他在国内从没管过后勤,一直负责指挥作战,到朝鲜也想指挥作战。当彭德怀要他专门管后勤时,他极不愿意。

  在彭 德 怀面前不接受任务可不是小事,果然,没说两句,他就发火了:“你不管,那我去管好了”,接着又是一通“大骂”。

  一番“逼迫”后,洪学智极不情愿的接受了。对彭 德 怀来讲,这可能是第一次遇到不接受任务的下属。他非常火,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洪学智后来竟然还在作战上跟自己唱反调。

  当时的后勤工作非常艰巨。前线上百万官兵的吃、穿,还有战争随时都需要的大量枪支弹药,都靠几条简单的公路和铁路运输,而美国飞机又不分白天黑夜的轰炸那几条路线。开车的司机白天不敢上路,要躲起来防空。而即使晚上上路了,也不敢开灯,以防被敌机发现。

  但洪学智却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后勤运输。前线需要的粮食、弹药,他都能及时运到。在第五次战役,中、朝联军参战部队接近100万,火炮达到3000多门,需要的粮食、弹药几乎是前几次战役的总和,但洪学智都一点不少的按时运到前线。

  第五次战役开始于1951年4月下旬,战场选在朝鲜的铁原、金化以南。但这里离敌人很近,离志愿军参战部队集结地很远,而当时志愿军很多参战部队还在开进途中。所以洪学智建议把战场北移,设在金化、铁原以北,这样志愿军就能以逸待劳。

  彭 德 怀对原定计划不容置疑,而洪学智的反对态度也非常坚决。接连两次反对后,还不放弃,以“参谋人员有3次建议权”为理由,第三次陈述自己的意见。

  后来的战争按照 彭 德 怀的计划展开,美军也没有在志愿军后方登陆。但不能因美军没登陆,就认定彭德怀判断不准确,或刚愎自用,听不进意见。

  战场上任何情况都有可能随时发生,任何以战后的结果去判断战前的推测是否准确,都是没有根据的。而在洪学智与彭 德 怀的争论中,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战争观念已经显露出来,彭 德 怀也只是在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时,才坚持自己的观点。

  洪学智的主要精力并不在前线,而是后方的后勤运输。他的工作一直非常出色,以致彭 德 怀多次赞扬他“要说功劳,洪大麻子(洪学智)要算一半”。

  洪学智在朝鲜的后勤虽然非常出色,但心里还是却不愿再干后勤。据说,彭 德 怀回国时,他专门提了一个要求“回国后不再干后勤”。

  比两次出任总后勤部长更绝的是,他竟然两次被授予上 将 军 衔。第一次是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军衔;第二次是1988年恢复军衔制,共有17高级将领被授予上将,洪学智就是其中一位,也是唯一一个两次获得上将军衔的人。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