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Q值是什么_百度文库

时间:2019-09-1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Q值是什么_信息与通信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Q 值;是衡量电感器件的主要参数.是指电感器在某一频率的交流电压下工作时,所呈现的感抗与其等效损耗电阻之比.电感器的 Q 值越高,其损耗越小, 效率越高. 电感器品质因数的高低与线圈导线的直流电阻、线

  Q 值;是衡量电感器件的主要参数.是指电感器在某一频率的交流电压下工作时,所呈现的感抗与其等效损耗电阻之比.电感器的 Q 值越高,其损耗越小, 效率越高. 电感器品质因数的高低与线圈导线的直流电阻、线圈骨架的介质损耗及铁心、屏蔽罩等引起的损耗等有关. 也有人把电感的 Q 值特意降低的,目的是避免高频谐振/增益过大.降低 Q 值的办法可以是增加绕组的电阻或使用功耗比较大的磁芯. Q 值过大,引起电感烧毁,电容击穿,电路振荡. Q 很大时,将有 VL=VCV 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在电力系统中,往往导致电感器的绝缘和电容器中的电介质被击穿,造成损失.所以在电力系统中应该 避免出现谐振现象.而在一些无线电设备中,却常利用谐振的特性,提高微弱信号的幅值. 品质因数又可写成 Q=2pi*电路中存储的能量/电路一个周期内消耗的能量 通频带 BW 与谐振频率 w0 和品质因数 Q 的关系为:BW=wo/Q,表明,Q 大则通频带窄,Q 小则通频带宽. Q=wL/R=1/wRC 其中: Q 是品质因素 w 是电路谐振时的角频率(2πf) L 是电感 R 是串的电阻 C 是电容 结合自己的实践,对上面进行一下补充 由于在天线端都是采用的是 RLC 并联谐振电路,是在正弦电流激励下工作的 所以在计算电感的品质因数 Q 值时,R 值为整个谐振电路的等效阻值,在计算时候要注意 下面的是一个案例,很有指导意义!!!! For optimum performance the antenna Q should not exceed 20 and to achieve reliable tuning at 125kHz the antenna inductance should be around 700uH. Higher Q and inductance values will still function but with a reduced range and performance.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Q = 2*pi*fL / Rant = 549 / Rant where f = Resonant frequency, 125 kHz, L = Antenna inductance, 700uH Rant = Overall antenna resistance = Rdriver + Ra + (Rcu + Rrf) pi = 3.14159 etc Rdriver = 3.5 R (from IC spec) and Ra = 22 R (series resistor in antenna loop) Rcu = Resistance of Copper (coil and cable) and Rrf = RF resistive component (eddy current losses etc) By measurement at 125kHz, (Rcu + Rrf) = approx 6R Therefore Rant = 3.5 + 22 + 6 = 31.5 Ohms, Q = 549 / 31.5 = 17 Max peak antenna current (with 22R series resistor), Iant max = 4Vdd / pi*Rant = 20 / pi*31.5 = 200ma Max peak antenna voltage, Uant max = Iant max . (2*pi*fL) = 110v 1.电感线圈的串、并联 每一只电感线圈都具有一定的电感量。如果将两只或两只以上的电感线圈串联起来总电感量是增大的,串联后的总电感量为: L 串 = L1+L2+L3+L4…… 线圈并联起来以后总电感量是减小的,并联后的总电感量为: L 并 = 1/(1/L1+1/L2+1/L3+1/L4+……) 上述的计算公式,是针对每只线圈的磁场各自隔离而不相接触的情况,如果磁场彼此发生接触,就要另作考虑了。 2.电感线圈的检测 在选择和使用电感线圈时,首先要想到线圈的检查测量,而后去判断线圈的质量好坏和优劣。欲准确检测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和品质因数 Q,一般均需要专 门仪器,而且测试方法较为复杂。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进行这种检测,仅进行线圈的通断检查和 Q 值的大小判断。可先利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线圈的直流电 阻,再与原确定的阻值或标称阻值相比较,如果所测阻值比原确定阻值或标称阻值增大许多,甚至指针不动(阻值趋向无穷大 X 可判断线圈断线;若所测阻值 极小,则判定是严重短路万果局部短路是很难比较出来人这两种情况出现,可以判定此线圈是坏的,不能用。如果检测电阻与原确定的或标称阻值相差不大, 可判定此线圈是好的。此种情况,我们就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去判断线圈的质量即 Q 值的大小。线圈的电感量相同时,其直流电阻越小,Q 值越高;所用 导线的直径越大,其 Q 值越大;若采用多股线绕制时,导线的股数越多,Q 值越高;线圈骨架(或铁芯)所用材料的损耗越小,其 Q 值越高。例如,高硅硅钢 片做铁芯时,其 Q 值较用普通硅钢片做铁芯时高;线圈分布电容和漏磁越小,其 Q 值越高。例如,蜂房式绕法的线圈,其 Q 值较平绕时为高,比乱绕时也高; 线圈无屏蔽罩,安装位置周围无金属构件时,其 Q 值较高,相反,则 Q 值较低。屏蔽罩或金属构件离线圈越近,其 Q 值降低越严重;对有磁芯的高频线圈, 其 Q 值较天磁芯时为高;磁芯的损耗越小,其 Q 值也越高。 在电源滤波器中使用的低频阻流圈,其 Q 值大小并不太重要,而电感量 L 的大小却对滤波效果影响较大。要注意,低频阻流圈在使用中,多通过较大直流, 为防止磁饱和,其铁芯要求顺插,使其具有较大气隙。为防止线圈与铁芯发生击穿现象,二者之间的绝缘应符合要求。所以,在使用前还应进行线圈与铁芯之 间绝缘电阻的检测。具体方法与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检测方法相同(可参阅变压器的检测)。 对于高频线圈电感量 L 由于测试起来更为麻烦,一般都根据在电路使用效果适当调整,以确定其电感量是否合适。 对于多个绕组的线圈,还要用万用表检测各绕组之间线圈是否短路;对于具有铁芯和金属屏蔽罩的线圈,要测量其绕组与铁芯或金属屏蔽罩之间是否短路。 3.绕制线圈的注意事项 线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相当数量品种的电感线圈是非标准件,都是根据需要有针对性进行绕制。自行绕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电路需要,选定绕制方法 在绕制空心电感线圈时,要依据电路的要求,电感量的大小以及线圈骨架直径的大小,确定绕制方法。间绕式线圈适合在高频和超高频电路中使用,在圈 数少于 3 圈到 5 圈时,可不用骨架,就能具有较好的特性,Q 值较高,可达 150-400,稳定性也很高。单层密绕式线圈适用于短波、中波回路中,其 Q 值可 达到 150-250,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2)确保线圈载流量和机械强度,选用适当的导线 线圈不宜用过细的导线绕制,以免增加线圈电阻,使 Q 值降低。同时,导线过细,其载流量和机械强度都较小,容易烧断或碰断线。所以,在确保线圈的 载流量和机械强度的前提下,要选用适当的导线)绕制线圈抽头应有明显标志带有抽头的线圈应有明显的标志,这样对于安装与维修都很方便。 (4)不同频率特点的线圈,采用不同材料的磁芯 工作频率不同的线圈,有不同的特点。在音频段工作的电感线圈,通常采用硅钢片或坡莫合金为磁芯材料。低频用铁氧体作为磁芯材料,其电感量较大, 可高达几亨到几十亨。在几十万赫到几兆赫之间,如中波广播段的线圈,一般采用铁氧体芯,并用多股绝缘线绕制。频率高于几兆赫时,线圈采用高频铁氧体 作为磁芯,也常用空心线圈。此情况不宜用多股绝缘线,而宜采用单股粗镀银线MHz 以上时,一般已不能用铁氧体芯,只能用空心线圈;如要作 微调,可用钢芯。使用于高频电路的阻流圈,除了电感量和额定电流应满足电路的要求外,还必须注意其分布电容不宜过大。 4.提高线圈的 Q 值所采取的措施 品质因数 Q 是反映线圈质量的重要参数,提高线圈的 Q 值,可以说是绕制线圈要注意的重点之一。那么,如何提高绕制线圈的 Q 值呢,下面介绍具体的 方法: (1)根据工作频率,选用线圈的导线 工作于低频段的电感线圈,一般采用漆包线等带绝缘的导线绕制。工作频率高于几万赫,而低于 2MHz 的电路中,采用多股绝缘的导线绕制线圈,这样, 可有效地增加导体的表面积,从而可以克服集肤效应的影响,使 Q 值比相同截面积的单根导线MHz 的电路中,电感 线圈应采用单根粗导线mm。采用间绕的电感线圈,常用镀银铜线绕制,以增加导线表面的导电性。这时不宜选用多股 导线绕制,因为多股绝缘线在频率很高时,线圈绝缘介质将引起额外的损耗,其效果反不如单根导线)选用优质的线圈骨架,减少介质损耗 在频率较高的场合,如短波波段,因为普通的线圈骨架,其介质损耗显著增加,因此,应选用高频介质材料,如高频瓷、聚四氟乙烯、聚苯乙烯等作为骨 架,并采用间绕法绕制。 (3)选择合理的线圈尺寸,可以减少损耗外径一定的单层线mm),当绕组长度 L 与外径 D 的比值 L/D=0.7 时,其损耗最小;外径 一定的多层线 时,其损耗最小。绕组厚度 t、绕组长度 L 和外径 D 之间满足 3t+2L=D 的情况下,损耗也最小。采 用屏蔽罩的线)选定合理屏蔽罩的直径 用屏蔽罩,会增加线圈的损耗,使 Q 值降低,因此屏蔽罩的尺寸不宜过小。然而屏蔽罩的尺寸过大,会增大体积,因而要选定合理屏蔽罩的直径尺寸。 当屏蔽罩直径 Ds 与线圈直径 D 之比满足如下数值即 Ds/D=1.6-2.5 时,Q 值降低不大于 10%。 (5)采用磁芯可使线圈圈数显著减少 线圈中采用磁芯,减少了线圈的圈数,不仅减小线圈的电阻值,有利 Q 值的提高,而且缩小了线)线圈直径适当选大些,利于减小损耗在可能的条件下,线圈直径选得大一些,体积增大了一些,有利于减小线圈的损耗。一般接收机,单层线mm;多层线mm,但从体积考虑,也不宜超过 20mm-25mm 的范围。 (7)减小绕制线圈的分布电容 尽量采用无骨架方式绕制线圈,或者绕制在凸筋式骨架上的线%;分段绕法能减小多层线。对于 多层线圈来说,直径 D 越小,绕组长度 L 越小或绕组厚度 t 越大,则分布电容越小。应当指出的是:经过漫渍和封涂后的线圈,其分布电容将增大 20%-30%。 总之,绕制线圈,始终把提高 Q 值,降低损耗,作为考虑的重点。 5.线圈使用、安装要注意的问题 任何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安装板,都是经过工程技术人员根据使用的各种元器件的性能特点,精心安排、全面布局、合理设计出来的。作为线圈的使 用安装者,注意如下的几个问题就可以了。 (1)线圈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线圈的装配位置与其他各种元器的相对位置要符合设计的规定,否则将会影响整机的正常工作。例如,简单的半导体收音机中的高频阻流圈与磁性天线的 位置要适当安排合理;天线线圈与振荡线圈应相互垂直,这就避免了相互耦合的影响。 (2)线圈在安装前,要进行外观检查 使用前,应检查线圈的结构是否牢固,线匝是否有松动和松脱现象,引线接点有无松动,磁芯旋转是否灵活,有无滑扣等。这些方面都检查合格后,再进 行安装。 (3)线圈在使用过程需要微调的,应考虑微调方法 有些线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微调,依*改变线圈圈数又很不方便,因此,选用时应考虑到微调的方法。例如单层线圈可采用移开*端点的数困线圈的 方法,即预先在线 圈,在微调时,移动其位置就可以改变电感量。实践证明,这种调节方法可以实现微调±2%-±3%的电感量。应用 在短波和超短波回路中的线圈,常留出半圈作为微调,移开或折转这半圈使电感量发生变化,实现微调。多层分段线圈的微调,可以移动一个分段的相对距离 来实现,可移动分段的圈数应为总圈数的 20%-30%。实践证明:这种微调范围可达 10%-15%。具有磁芯的线圈,可以通过调节磁芯在线圈管中的位置, 实现线)使用线圈应注意保持原线圈的电感量 线圈在使用中,不要随便改变线圈的形状。大小和线圈间的距离,否则会影响线圈原来的电感量。尤其是频率越高,即圈数越少的线圈。所以,目前在电 视机中采用的高频线圈,一般用高频蜡或其他介质材料进行密封固定。另外,应注意在维修中,不要随意改变或调整原线圈的位置,以免导致失谐故障。 (5)可调线圈的安装应便于调整 可调线圈应安装在机器的易于调节的位置,以便于调整线圈的电感量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Q 值是什么 在讨论电感性能时,Q 值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Q 值是一种衡量电感性能的指标,它是一个无量纲的参数,用于比较振荡频率和能量损耗速率。Murata 公司的 高级产品经理 DerylJ. Kimbro 说:“Q 值越高,电感的性能就越接近于理想的无损电感。也就是说,它在谐振电路中的选择性更好。”高 Q 值的另一个好处是损 耗低,也就是说电感消耗的能量少。低 Q 值会造成带宽较宽,而且在振荡频率处及其附近的谐振幅度较低。 电感值 除了 Q 因子以外,电感的真正的量度当然是它的电感值。对于音频和电源应用而言,电感取值通常是数亨利,而较高频率应用通常需要小得多的电感,通常在 毫亨或微亨范围内。电感值取决于几个因素,其中包括结构、铁芯尺寸、铁芯材料以及实际的线圈匝数。电感既有电感值固定的,也有电感值可调的。 其他规格 电感值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取值。直流电阻、电流以及自谐振频率(SRF)是 RF 电感的数据单中所提供的一些更加有用的规格。del Mar Villarrubia 说:“根据 应用场合的不同,每种特性都可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并决定其他特性。例如,如果元件将用在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中,那么电感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的稳定 性是很重要的,而这种要求将会确定磁芯的选择。” 额定电流 在选择电感时,工作电流应该低于说明书中的额定电流。如果工作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就可能会损坏产品。 直流电阻(DCR) Kimbro 称,直流电阻(DCR)与额定电流有很大的关联。以线圈电阻为基准,直流电阻等于电感的损耗。如果绕线的直径增加,那么直流电阻会减小,而额定 电流会增加。较大的绕线直径降低了损耗并改善了电流处理能力。Vishay 公司电感部门的产品市场经理 Doug Lillie 说:“直流电阻会限制在不过热或不发生饱 和(感应系数急剧降低)的情况下器件可以传输的直流电流。” 自谐振频率(SRF) 电感中的每一匝绕线都可以看成一块电容器极板,匝与匝之间以及线圈与铁芯之间电容的总体效果可以用与电感并联的单个电容来表示,称为分布电容(Cd)。 这种并联结构的谐振频率就称为自谐振频率(SRF)。Lillie 说:“在此频率,电感看起来像带有阻抗的纯电阻。如果频率超过自谐振频率,这种并联结构的容抗 将成为主要因素。” 叠层片式电感 叠层片式电感是使用陶瓷材料结构通过集成工艺制成的。陶瓷材料结构可以在高频处提供很好的性能,而叠层片式工艺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电感值。叠层片式 器件的电感值范围要比薄膜或空芯线圈类的电感广,但是比不上线绕式元件的电感取值范围或额定电流。叠层片式技术因其很好的电特性,特别是其低廉的成 本,而越来越流行。 薄膜电感 薄膜电感是使用光刻工艺生产的,这种工艺可以在陶瓷基底上生产出非常精确的线圈模式,从而满足苛刻的电感公差。陶瓷基板使得这些电感成为 RF 应用的 理想元件。但是,薄膜电感能传输的电流较小,而且电感值范围有限。 线绕式电感 线绕式电感通常用于低频应用之中。线绕式电感是将铜线绕在陶瓷(氧化铝)磁芯上制成的。因其结构和材料的原因,线绕式电感可以提供很好的电特性。水 平绕线结构使得公差很小而杂散电容很小,而铜线使得直流电阻很小,从而增加了品质因子性能以及额定电流。 锥形电感 锥形电感是面向宽带和高频应用的,它的结构可以展宽线圈的带宽。锥形电感的实际尺寸较小,通常是用细线绕成的,因此杂散电容较小。在超宽带 Bias-T 器 件中,锥形电感同时提供了直流偏置提取或注入路径,它可以将电源与有源器件隔离。 磁芯的选择 高频器件通常使用空心或惰性(也就是陶瓷)磁芯。它们提供了比磁性铁芯更好的热性能,但是其电感取值有限。中频器件通常采用铁 芯。铁芯不会饱和,但是无法提供铁氧体磁芯那样的大电感值。低频器件通常使用铁氧体磁芯。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使用铁氧体磁芯,因 为它们会在较小的 Idc 值处饱和,而且会受温度的影响(△L/△T)。厂商们也在开发和使用更新的铁氧体,如无定形和纳米晶体材料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