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关称心如意叶莉是什么原因?

时间:2022-12-2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2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通讯员 段潇杰)“我已经3年没回老家了,春节前能拿到这些工伤赔偿,过年终于可以回家陪女儿了。”日前,在历时2年多的劳动关系确认、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维权后,拿到工伤待遇仲裁调解书的李亮隔着屏幕不停地表达着自己的喜悦。

  用公正点亮他的维权路。李亮,是四川籍来烟务工人员。2020年11月,他在莱山区某企业夜间作业时不慎右手被砸伤,四指几近离断。在申请工伤认定的过程中,因企业否认与其存在劳动关系,李亮只能先行提起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申请。未签劳动合同、未缴社会保险、未有工资支付记录,李亮能提供的证据非常有限,一套有企业标识的工作服、一张门禁卡还有一段给他送工资时拍的视频;而企业拿出多份租赁合同、多份承揽合同,厂房层层租赁,业务层层转包,涉及6家公司,但又没有充分的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清晰地指向其中任何一个公司,案情错综复杂。但最终仲裁庭排除干扰找到了关键证据,确认了李亮与该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为他后续的工伤认定铺好了路。后该案经过一审、二审,裁审意见均一致。

  用服务温暖他的维权路。二审判决后,李亮顺利完成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确认为六级。在企业仍然拒付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况下,李亮不得不再次诉至仲裁委。11月29日,烟台市仲裁立案窗口接到李亮的仲裁申请后,立即启动农民工工伤争议速裁机制,当场立案、当场指定仲裁员、当场送达,立案“一次办好”。仲裁员在承接该案后,第一时间与企业取得联系,询问调解意向,在企业尚无明确调解意见、不愿放弃或缩短答辩期的情况下,依法确定了最早的庭审时间。尽管双方积怨较深,前期因劳动关系确认已经过冗长的一裁二审,但为避免工伤职工再次陷入诉累,早日兑现工伤待遇,仲裁员坚持将调解作为该案主基调,庭前与企业反复沟通,成功引导双方初步达成调解意向。

  用智慧畅通他的维权路。结合当前疫情形势,为确保当事人的安全与便捷,将速裁机制进行到底,经征得双方同意后,12月19日,混阳待检的仲裁员居家开展网络调解,搭建异地同步“云仲裁庭”,仲裁员、双方当事人、书记员齐聚“云端”,线上零距离完成调解。经确认,企业同意在2023年农历春节前支付李亮45万元,李亮自愿放弃了部分惩罚性补偿请求,双方之间的劳动争议一次性解决。此次工伤待遇争议从立案到调解结案仅用20天,至此,这场历时两年多的工伤待遇维权尘埃落定,屏幕前的李亮如释重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