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黑曜石作战念珠是真的吗?

时间:2022-12-2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黎玉是山东书记,抗战时期领导了10大武装起义,曾任山东纵队政委(司令员张经武),解放时期曾任山东野战军政委(司令员陈毅),华东军区副政委(司令员陈毅,政委饶漱石)。

  林浩是山东副书记,抗战时期和黎玉一起领导了武装起义,曾任省委代书记兼山东纵队四支队政委(司令员廖荣标)、胶东军区政委(司令员许世友),解放战争时期,任华野10纵政委(司令员许世友)。

  景晓村是苏鲁豫皖边省委秘书长,参加了徂徕山起义,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支队政委、清河军区政委(司令员杨国夫)、渤海军区政委(司令员袁也烈)、华野10纵政委(司令员宋时轮)。

  就这样,原本可授上将、中将的3位山东纵队创始人,有2位离开了军队,只有林浩1人坚守到了大授衔,被授予少将军衔。而让黎玉、林浩和景晓村都受到影响的,是1948年初的山东土地会议。

  1926年7月,正在崞县中学就读的黎玉加入了组织,这样老的资历也只有一些开国上将以上级别的老革命才可以媲美。随后,黎玉在学生运动中活跃而被当局逮捕,并在太原第一监狱关押一年。

  在随后的5年时间,黎玉先后战斗在天津、石家庄、唐山、直南、冀鲁豫边等地,并且领导了开滦五矿反帝大罢工。20出头的黎玉在长期的地下工作中得到极大锻炼,并且展示了卓越的组织才能。

  黎玉和赵健民从零开始,逐步恢复了山东的地下组织。可是就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叛徒又一次破坏了山东组织,黎玉在济南一边拉黄包车一边联系重建组织,像蚂蚁搬家一样,再次重建了省委。

  短短一年,山东抗日武装发展到4万余人,其中山东纵队进3万人。在黎玉的请求下,主席陆续派出张经武、萧华、陈光、罗荣桓、徐向前、朱瑞等先后到达山东根据地,加强抗日武装的领导。

  无论是张经武、陈光、罗荣桓、朱瑞还是徐向前,黎玉都是以大局为重,全力支持山东的抗日事业。1943年春山东实行一元化领导以后,黎玉任山东军区副政委,对罗荣桓的工作给予全力支持。

  解放初期,山东野战军是全军七大战略区主力部队之一,和东北、晋察冀、陕甘宁晋绥、晋冀鲁豫、华中、中原军区部队并列,而无论是军队数量和还是军队质量,山东野战军也是名列前茅。

  成立初期的山野指挥机构,参谋长宋时轮、政治部主任唐亮都是开国上将,叶飞、赖传珠是开国上将,罗炳辉是大将级别,赵启民、谭希林、曾希圣、丁秋生也收拾开国中将,只有何以祥是少将军衔。

  1946年底,山野和华中合编为华野,但是山野和华中的领导人意见经常难以统一,于是发电报给延安,让饶漱石回华东主持大局。分工的结果,饶漱石、张云逸和黎玉统帅华东军区30万人,陈毅、粟裕领导华野27万人。时任华东军区副政委的黎玉,成为饶漱石的下属。

  在土地会议上和黎玉一样受到牵连的,还有山东根据地两个着名“娃娃将军”:一个是胶东军区政委、华野9纵政委林浩,时年32岁;一个是渤海军区政委、华野10纵政委景晓村,时年31岁。

  1936年年底,刚刚高中毕业的林浩就成为省委宣传部长,此时不过20岁。全面抗战爆发后,21岁的林浩出任省委副书记,协助黎玉策划和发动了徂徕山武装起义,林浩后代省委书记兼4支队政委。

  1941年3月,许世友到达黄县,正式和林浩搭档。抗战胜利后,林浩任胶东军区政委,和名将许世友发起对山东伪军赵保原部的讨伐。随后,胶东部队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起大反攻,直逼青岛市郊。

  加在他们头上的“帽子”就是“宗派”。此后,华野9纵政委林浩离开一线,成为华东局一个普通的研究员。建国初期,南京军事学院人才紧缺,文化程度较高的林浩被聘为教员。

  景晓村是山东章丘人,读过省立第一乡村师范,18岁加入组织,20岁就成为省委巡视员、秘书长,在协助黎玉重建省委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1938年1月,也参与领导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

  1944年,北方局将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为渤海区,景晓村任军区政委,搭档司令员、开国少将袁也烈,已经副政委、开国中将周贯五。在5年抗战中,景晓村在滨海区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

  1947年2月,景晓村参与组建了华野10纵并出任政委,搭档开国上将宋时轮。随后,10纵参加了孟良崮和沙土集战役,表现出了“排炮不动,必是十纵”的韧性,政委景晓村功不可没。

  此后,景晓村的渤海区书记、军区政委和10纵队政委等多项职务全部被撤销,本人也被分配到华东局政策研究室任研究员。建国以后,又到了上海地方工作,从此离开了军队岗位。

  在华野13个纵队中,共有5个纵队的政委没有参与评衔,其中包括6纵江渭清、8纵向明、10纵景晓村、11纵姬鹏飞、12纵曹荻秋。但是因为“宗派”被撤职的,也只有10纵政委景晓村一位。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上一篇:有关调酒师郑雯具体情况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