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金灿荣:打赢“对华新冷战”?美国战略层为何如此自信

时间:2023-07-0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在因“流浪气球”事件推迟访华之后,历经一波三折,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终于于6月18日上午抵达北京,开启为期两天的访华行程。这是美国国务卿时隔近五年的首次访华,也是拜登政府级别最高官员的访华。

  布林肯这趟出访,是否“成功”?中美双方达成的五项共识,内藏什么玄机?中美关系在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后,又为何仍继续“螺旋式下滑”直至“建交以来的最低谷”?观察者网围绕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

  观察者网:在会见布林肯之前,习近平主席先见了比尔盖茨,还称“你是我今年在北京会见的第一位美国朋友。”我们从中能读出哪些信息?

  金灿荣:一周之内见两个美国人,说明习近平主席很重视中美关系。此外,他可能对美国政界有点失望,认为同他们做了那么多工作,但好像没什么作用,于是准备双管齐下,寄希望于民间,而比尔盖茨属于民间的产业领袖。

  金灿荣:如果政府间关系正常,大部分问题都能通过政府渠道解决,一般就不需要走民间渠道,对于民间,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就可以了。而如今中美矛盾颇多,所以可能期望一些民间力量能参与其中,帮解决部分问题。

  观察者网:在布林肯访华前,华盛顿那边从政客到专家学者都对他的这趟出访没有抱有太大期望。这几天的行程看下来,您认为布林肯是否有收获?

  金灿荣:我看美国白宫的表态挺满意的,觉得达到了预期目的。可能他们的一个指标就是看习主席能不能接见他们,最后习主席还是礼节性地会见了,所以若站在美国的角度来看,应该讲他们对这次北京之行是非常满意的。

  观察者网:您刚刚说他们有一些预期目的,据您估计,他们的目的可能有哪些?或者说,布林肯这次访华,可能带有哪些任务?

  金灿荣:恢复高层交往本身可能就是目的,因为高层交往的中断带来了不确定性,也带来一个危险,即中美有可能直接碰撞。

  中国人的思路是,要避免冲突很简单,不制造麻烦就行了;而美国人一向是通过制造麻烦来制造牌,如果没有牌,那就制造麻烦,有了麻烦就有牌,这已成为一种行为习惯。美国喜欢制造矛盾,但又怕矛盾失控,因为美国一直以来都是秉持“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理念,如果真的和中国发生碰撞,它要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这样的话,他们的战略就算失败了。

  换言之,他们想整你,但也要划出边界,要是真跟大陆兵戎相见、损兵折将,他们对自己内部也不好交代;把潜在的冲突控制住,对他们来讲就是成功了。

  观察者网:看国内外新闻报道及中美两方官方的一些表态,感觉从因“流浪气球”事件推迟访华之后,布林肯对于访华一事有点着急。他如今为何急于访华?您刚提到担忧失控,这分析更多属于一种抽象的感知,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因素?

  金灿荣:布林肯在访华之前讲过,他这次过来主要有三大目标,一是恢复沟通,二是表达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三是寻求合作机会。

  至于更具体的目的,我推算其中之一是要安排好11月份APEC会议期间两国元首的会面,美国是今年APEC会议的东道主。按过去惯例,我们国家主席都会出席APEC会议,这也是一个中美元首见面的机会。我觉得拜登本人很希望有这个机会,因为这对他明年的竞选有好处,他可以借此跟他的对手炫耀,“你看,我‘整’了中国,但中国仍旧来参会,我有这个本事,你们都做不到。”

  而恢复沟通这点,其实也不是很虚。恢复沟通,形式上不仅仅指部级干部沟通,最好还有元首沟通;恢复沟通后,他们也能借这些机会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以及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至于具体的诉求,摆在前面的、比较紧迫的,应该是希望中国不要在军事上援助俄罗斯,毕竟中国的生产能力太强大了,西方招架不住。此外,我估计问题清单挺长,如朝核问题、芬太尼问题、航班恢复、人员往来,等等。

  还有一个可能,他们想在台湾问题上摸清我们的底。因为这一两年美国不断打台湾牌,虽然口头上天天保证说“一个中国”原则没有变,但行动上又在不断掏空这一原则。我们这边自然开始有所反应,他们就很担心我们反应的力度,希望能摸清底,以便搞事时心里有点数。

  6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图/中国外交部)

  金灿荣:我们一般是表达原则,而他们主要是要判断你的行动,也就是看你什么时候会真的动手。就目前的新闻来看,他们应该是还没有摸到底,我们基本上仍是重申原则,而且将这事放在比较高的位置,他们只能通过观察参会领导的言行、身体动作等来估计中国的决心。

  观察者网:秦刚外长在会面中提到,“当前,中美关系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中美关系在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后,为何仍继续“螺旋式下滑”?

  金灿荣:中美关系现状确实令人担忧。在布林肯来访前,基辛格老先生也有谈道,中美两国正“站在悬崖边上”,“可能发生军事冲突”,并强调中美必须改变目前的关系轨迹。现实中,虽然最近有些积极的迹象,但气氛也很紧张,比如中美军机南海交锋、军舰在台湾海峡险些相撞。

  为什么巴厘岛两国元首共识没有得到落实?我想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整个精英层、战略层已把中国定义为敌手了。

  美国战略层力量众多,拜登政府只是其中一支,而他的协调能力也不是很好——他希望跟中国竞争,对于这点,他有分寸;其他因素,他没分寸,控制不了,他们就乱来了。此外,美国国内现在出现反华意识形态,即反华肯定是对的、为中国说公道话肯定是错的。这两个因素凑在一起,就使得拜登的政治承诺缺乏信誉。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