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公开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课题名称(含教材章节): 《济南的冬天》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篇)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 容,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把握作者的
课题名称(含教材章节): 《济南的冬天》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篇)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 容,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把握作者的感情。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品味本文的语言美, 从而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感受济南冬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 情。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体会其 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腻传神的景物描写,从而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法:讲授法、点拨法、问题引导法 学法:勾画圈点法、情境激学法、诵读法 教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落实基础 学 内 容 ( 要 点 ) 三、整体感知,把握作者的情感 四、品读赏析 五、再读课文,感情升华 六、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七、课后作业 本文采用一课 时来完成讲 解,在这一课 时里着重把握 文章中所采用 的修辞手法, 写作手法以及 思想感情。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大自然多姿多彩,画家用线条色彩描绘,音乐家用音符节奏表现,而 文学家却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古诗有云:“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 黄花酒, 冬吟白雪诗。 ” 说到冬天, 同学们想象中北方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 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 生:朔风怒号、冰雪覆盖、寒风刺骨、冰天雪地、寒冷、萧杀?? 师:同学们形容得都很准确。冬天,在北方人们的眼中一向是寒风凛冽, 冰天雪地,然而在一代艺术大师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被描绘得那么 美丽多情,温馨可人,富有诗情画意。那么济南的冬天究竟美在哪里?请大家 赶快走进《济南的冬天》跟随老舍先生去切身感受一下吧! (板书课题和作者:济南的冬天 老舍) 在这里用一首 古诗四张优美 图片,唤起学生 的美感体验。让 同学们发挥想 象,可以激发学 习兴趣,活跃氛 围,为情境的创 设提供有力的 条件。 二、检查预习,落实基础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由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 写的《济南的冬天》。 师:老师让你们回去利用图书馆书籍,网络搜集一些关于老舍先生的资料, 在 这 部 分 检 查 有哪位同学来和我们分享交流一下啊? 生 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生 2:他的著名作品有《骆驼祥子》 《龙须沟》 《茶馆》《四世同堂》 等。 生 3: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课前工作完成的很棒,下面来看看老师准备的关于 老舍先生的资料。找一个同学把它读一遍,其他同学用心听,这里面有一些重 点需要大家识记。(ppt 展示作者资料,教师解说) 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著名作家。 是语言大师, 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 。 著名作品有 《骆驼祥子》 《龙 须沟》 《茶馆》《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 奇迹”。 师:老师不仅让你们搜集了作者资料,还要求你们预习这篇课文,将不认 识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字典了解读音和意思,现在请同学给这些字词注音并 解释一些词语。(用 ppt 出示,学生回答)(教师对生字词重点讲解) 检查字词预习 情况时,让学生 学生对作者的 了解情况并介 绍作者时,并不 会单一展示一 些资料和图片, 会让学生朗读 资料并指出一 些重要知识点 要求学生识记。 镶(xiāng) 响晴(xiǎngqíng) 温晴(wēnqíng)安适(ānshì) 肌肤(jīfū) 秀气(xiùqì) 绿萍(lǜpíng) 水藻(shuǐzǎo) 贮蓄(zhùxù)澄清(chéngqīng)空灵(kōnglíng)髻(jì) 水墨画(shuǐ m? huà)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贮蓄:存放、储藏。 蓝汪汪(lán wāng wāng) 看护妇(kān) 设若:假若。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直接填写,教师 有针对性的对 容易读错写错 的生字词进行 指导。让学生齐 读两遍,可以加 师:以上就是需要大家掌握的字词,请大家将这些字词齐读两遍加深印象。 深 印 象 巩 固 字 词。 三、整体感知,把握作者情感 师:了解了作者,解决了字词,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 济南去感受济南冬天的美吧!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听范读,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 重点词句,理清文章脉络。(用 ppt 出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听完了课文,大家对文章应该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吧,济南冬天的总的 特点是什么? 请用文章中的一个两词语来概括。 生:无风声、响晴、温晴 师:恩,同学们概括的很好。那作者是怎样来表现这几个特点的呢? 生: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表现的。济南与北平相比无风声,与伦敦对比 无重雾,与热带对比无毒日。 师:那课文里面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生:写了山、水。(板书山、水) 师:文章中哪些地方是描写山,哪些地方是描写水的? 生:第 2——4 节写山景,第 5 节写了水。 师:第 2——4 节写了山景,那老师请几位同学朗读 2、3、4 小节,然后从 中找出一些能够表现山的特点的词语。 生:阳光朗照下的山,特点是可爱;薄雪覆盖下的山,特点是秀气;城外 的远山,特点是淡雅。 师:同样是山,作者为我们描绘了 3 种不同特点的山,真的很美是不是啊。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水有什么特点,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五小节。 生:水的特点是暖、绿、清。 让学生带着问 题听范读,在通 读课文的基础 上,快速理清文 章思路,并对文 章的主要内容, 结构以及思想 感情有一定的 认识。从而解决 教学目标。 师:那通过描写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板书:热爱、赞美之情)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老舍先生通过描写济南的山水表达了对济南的写 爱和赞美之情。 四、品读赏析 师: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好的文章就是三分赏析七分读,只听了 一遍,同学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济南冬天的特点和美景,下面我们就逐步赏析这 篇课文。 师:作者通过描写济南的山水,表达了他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那老 舍是怎样运用他这种高超的写作手法让我们看到这一幅幅美景的呢,下面我们 来赏析一下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老师先举个例子,给你们做个示范然后你们 自己从文章中找出句子赏析。(ppt 展示例子) 师: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 重点赏析课文 的散文语言,老 师举个例子做 示范,然后让学 生自己赏析,突 出学生的主动 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怎样描写小山, 地位。教师以几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个问题巧妙链 生:这里用了用比喻、拟人手法,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接 引 导 学 生 思 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 可爱。 师:很好,分析的很不错,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生动活泼的 表现出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可爱”的这一特点。这样优美的语言在我们文章 中非常多,下面就由同学们自己来赏析看看。 生:“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 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这里用“晒”、 “睡”、 “醒”, 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出了舒适温暖的环境。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 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拟人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大自然的美景,又写 出了“雪后小山的娇气”。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 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全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形象 地描绘了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小山像穿着一件好看的花衣,给读者以真实 动人的生活感。“更美的山的肌肤”,可理解为“不久春天来临后满山的花草。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 让学生在赏析 考回答,点出文 中采用的比喻、 拟人修辞手法 的运用及表达 效果,突破教学 重点。 护妇。”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矮松比作看护妇,写出小山下雪后矮松的柔美。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 里照个影儿呢!”这里用拟人的手法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水的清亮 师:大家找的句子都很优美,这样的比喻拟人在文章中很多很多,这就是 作者写作高超的地方。在写作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能够让我们的文章更加 生动富有美感。那谁能来具体说说比喻、拟修辞手法的作用作用吗? 生: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 象,使说理更透彻。 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了文章后,总结 比喻和拟人两 种修辞手法的 具体表达效果, 拓宽学生的思 维,培养学生的 总结概括能力, 加深对修辞手 法的领悟。 五、再读课文,感情升华 师:我们分析了济南冬天的山、水作者描写这些景物主要想表达什么感情 啊? 生: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生: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 师:对,在本文中老舍先生不仅表达了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还有对 大自然和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师: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无处不美,那么就请同学们有感情的 齐声朗读课文,我们再去感受一下济南的的美景和老舍先生的深情。 生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的很好,充满了感情。我们要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老舍 先生热爱济南的冬天,更热爱济南这块“宝地”,他通过描写济南的山水冬景 抒发了他对济南的热爱和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祖国山山水水深深的爱。 这一环节再次 点明作者的思 想感情,从对济 南的喜爱上升 到对大自然和 祖国的热爱之 情,使感情得到 升华。 六、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师:我们刚刚赏析了文中许多优美的句子,老舍通过这些句子赋予了济南 山水无穷的魅力,抒发了他对济南深厚的感情,那这种借助景物抒发感情是一 种什么写作手法啊? 生: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师:对,老舍用寓情于景的方式将自己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 在学生充分理 解文章内容,分 析了景物升华 了感情的基础 上,引导启发学 生思考文中所 的依附在对景物的细致描绘之中,情感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 师:这节课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我们来看看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跟 随老师一起来总结一下。在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细腻传神的描写,抓住“温 晴”这一文眼,绘山景描水色,角度独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寓情 于景,描绘出济南冬天的魅力,表达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采用的借景抒 情的写作手法, 完成教学目标 突破教学难点。 七、课后作业 师:大自然一年四季风景都有各自独特的美,请同学们回去以家乡的一个 季节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将你家乡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 来,不少于 500 字,并且背诵课文。 八、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 山 温晴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城外的远山:淡雅 喜爱、赞美 锻炼学生的写 作能力,加深对 课文内容的理 解,学以致用。 水 暖、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