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4岁少女文树新:不顾一切与也要与已婚老师私奔一年后含恨离世

时间:2023-05-2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民国时期,封建思想仍未完全消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思想还广泛存在于民间,有很多男女青年深受其害。但也有一些人不甘礼教的束缚,勇敢反抗,竭尽所能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文树新。

  文树新出身很好,父亲是北洋政府的一位外交官,精通多门外语,通晓西洋礼节,而且还在政界有不俗的人脉,在那个时代算是上流人物。文树新自幼接受优良的教育,先是和姐姐们一起跟着私教学英文、文学等课程,后又进入私立西式学堂读书,期间她结识了一位风流倜傥的男教师杨晦。

  此人曾是在北大学习,1919年跟着同学们上街游行,反对西方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侵犯中国的利益,大学毕业后辗转各地教书谋生,1923年重回北京,被蔡元培先生介绍到一所私立学校担任国文老师。他学识渊博,讲课生动又幽默,因此很讨学生们的喜欢,文树新的姐姐在听了他的课之后,多次在家人面前公开夸赞他。

  这不禁引起了文树新的兴趣,她迫不及待的想要见一见杨晦,看这个男人是否像姐姐说得那样优秀。结果这一见,她便彻底沦陷了,杨晦的一举一动都完全符合她的审美,她自此之后便爱上了这个大自己二十多岁的男人。1年后,杨被调到她所在的班级担任老师,她一时欣喜万分,心中似有一股激流在涌动,羞涩与惊奇一股脑直冲上胸口,让她倍感甜蜜。

  开学前一天,她提笔在日记本上写下了对杨晦的爱恋,她称呼杨为“最亲爱的人”,并无限畅想着两人的未来。开学后,文树新经常有意接近杨晦,两人时常在一起聊天,谈论时政、文学。久而久之,杨晦也喜欢上了这个古灵精怪的少女,于是两人便心照不宣的开始交往,经常写情书互诉衷肠。

  没过多久,文母发现了此事,她在震惊之余更感到愤怒,她没想到女儿居然会爱上自己的老师,况且杨晦当时已经结婚了,女儿这是“知三当三”,简直有辱门楣。文母一气之下,将两人的情书全部焚毁,同时勒令女儿与杨断绝往来。但文树新却抵死不从,一再与母亲对抗,母亲便将她关在卧室里,不准她再去上学,同时发函给杨晦,警告其离自己的女儿远一点。

  可文树新不愿放弃自己的幸福,她想方设法与杨晦联系,并与对方约定私奔到上海开始新的生活。某天深夜,她趁着看管松懈跳窗逃跑,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火车站,与早已等候多时的杨晦一同登上东行的列车,逃离了父母的掌控和舆论的凝视,在十里洋场结为夫妻,当时她方才14岁,在旁人眼中还是个“小孩子”。

  文父、文母被此事气得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后来登报刊载了一则告示,公然与文树新断绝亲缘关系,往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永生不再相见。文树新见状,立即在媒体上发文回应父母,称自己已经“获得新生”,并过上了想要的生活。没过多久,文家搬到日本生活,往后果真再没和文树新联系过。文树新和杨晦的婚后生活很是甜蜜,两人时常出双入对,羡煞旁人。1年之后,文诞下了一个女婴,坐月子的时候,她因为体虚不慎感染了风寒,丈夫马上将她送往医院救治。不幸的是,当时沪地的医疗资源匮乏,医生找不到抗生素给文树新使用,这导致她的病症越来越重,最终引发肺炎不幸离世。

  事后,杨晦给远在日本的文家发去了讣告,文父听闻噩耗之后一时难以承受打击,几近昏厥,他虽然嘴上说要和女儿断绝关系,但心里还是始终牵挂着文树新。文家大姐给杨写了一封回信,叮嘱其好好照顾小妹生下的孩子,也不枉小妹对其一片痴心。杨晦在建国后参与创建了中国作协,是新中国文坛的奠基人之一,动荡时期,他曾几度遭受迫害,1979年方才获得平反,1983年,他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时年84岁。

  我们要客观看待文树新,不可否认,她是勇敢的、坚强的,她不屈从于礼教,大胆追寻自己的幸福,但作为一个子女,她在处理与双亲的关系上实在缺乏考虑,只顾自己而忽略了家人的感受,实在难以让人称道。在此,我们也呼吁大家,对待任何事情都要理性,考虑的多一点,不要一拍脑袋就决定一件事,否则大概率会吃亏。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