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贫富差距明显的香港孩子的起跑线距离多远?三种现实无法否认

时间:2023-07-1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二胎政策实施的第四个年头,仍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贫穷家庭在拼命生二胎、三胎,工薪阶层在一胎和二胎之间犹豫,而中产阶级的家庭,则巧妙地跳出了这种禁锢,他们更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他们致力于孩子的高端教育,所以很多人有了这种感慨,穷人的孩子以后还是穷人,而富人的孩子,以后还是富人,孩子很难翻阅自己的阶层,有些人注定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这种结局肯定会有人反驳,这年头寒门也能出贵子,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不得不说,这种概率在逐年下降,几十年前只要肯拼命读书就能改变命运的时代,似乎离孩子们越来越遥远,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种现象呢?贫富差距下的孩子们的起跑线,真的差多少呢?

  说起贫富差距,不得不首推香港,这个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亿万富豪就高达21100个,差不多每35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的身家过亿,但是贫穷的人也同样超出你的想象,曾经看过一个香港家庭,父母领着救济金过日子,家里仅有几平米,孩子没地方写作业,只能放学后去公园的石桌上写,而这样的家庭在香港比比皆是,他们的孩子也跟着父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所以富人的孩子和穷人的孩子作对比,贫富差距才真的让人更加震撼。

  一位富人家的孩子到平民学校去做几天交换生,这个女孩名叫Tiffany,她的父亲是香港某外资银行的高管,父母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家境不算顶级富豪,算是中产阶级,她从小就出过国,去世界各地游览过,个人才艺也非常棒,这次到平民学校,表现得也是异常地优秀,可以说让平民孩子见识了什么才是优秀的教育。

  在英文课堂上,女孩流利地用英文回答老师的各种问题,而一旁的平民同学都张大了嘴巴,在私底下互相交流,你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吗?没有,你呢?在数学课上,女孩显得有点无聊,她告诉记者,这些她都已经学过了,而这里的学校还在教孩子们最初级的方法,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尽管富孩子和穷孩子都会接受教育,但是接受的教育真的是不一样的,尽管穷孩子们的校长竭尽全力让每一个贫穷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校长在告诫孩子要珍惜资源,并且用功读书改变命运,但是穷孩子们只会昏昏欲睡,他们没有看到过真正的好生活是什么样的,觉得有饭吃就很不错,这也源于他们的父母,经常教育孩子好好读书,以后会有好日子,但是真正的好日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自己也很迷茫。

  就拿Tiffany来说,小小年纪已经去巴黎看过铁塔,去瑞士打过雪仗,她的钢琴、舞蹈、唱歌样样精通,从小就已经被父母重金请来外教,每周都有好几堂线上的口语一对一的英文课,

  穷人的父母总是对孩子的读书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如果能够念下去就念,念不下去就出去打工,最差就申请救济,反正饿不死人。但是最可怕的就是笃定这种想法,这是典型的穷人思维,一位资深校长每每都会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通过读书出人头地,但是他也在慢慢地接受一种现实,这年头靠读书出头就像是画了一个烧饼,大部分的孩子都不会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反而是坠落贫穷的深渊,香港靠领取食物援助的群体中,有四成是未成年人,这个数据是多么可怕。

  穷孩子的选择太少了,靠父母基本不可能,靠自己的能力也有限,一节课一百元的补习课,他们也上不起,每当和入学资质(香港讲究入学资质,这样才能申请好的学校)有关的课外活动,穷孩子就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放弃,所以这也是一种残酷的现实,富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好的资源,如果不好好读书,他们照样也有其他的出路,可是穷孩子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读书,但是读书路上也有解决不了的事,比如花钱补习,所以万事只能靠自己,想想这有多难?

  一个穷孩子被问到,读书是为了什么,成为有钱人,那么有钱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这个孩子竟然回答,有钱就不用读书了。孩子觉得读书苦,可是扎根在成年人的世界的时候,才知道读书是最快乐的时光,然后他们会后悔没有好好读书,然后命令自己的儿女好好读书,然后儿女继续父辈的迷茫,这是穷人世界的一种循环,穷孩子永远不清楚,自己已经被富孩子碾压到何种程度,他们还在天真地以为,只要变成有钱人,就可以不读书了。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贫富差距,也真的存在贫富差距下的起跑线,但是普通家庭的父母也不应该悲观,思维改变人的命运,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