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两会期间,家长、教师关心的话题,也是代表委员们关心的教育议题,中国教育报围绕这些热点话题邀请名师作答,为您解惑支招。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如何引导早恋的孩子呢?本期“两会·问名师”栏目,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中学高级教师钟杰与大家分享她的做法和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无论我多么理解孩子的感情世界,我是不赞成中小学生“早恋”的。作为家长该如何做,孩子才不会陷入“早恋”的泥淖呢?
第一,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孩子生活在一个和睦、有爱、民主的家庭里,感情世界就很饱满,即便身体发育令他们困惑,情感上也不会过度缺失,行动上也能稳得住。
第二,异性父母必不可少的陪伴与关爱。爸爸是女儿在这个世界上近距离相处的第一个异性,也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异性。如果这个异性能在女儿青春期时用心守护,指导她怎么与异性相处,那么这个女孩就不会因为缺爱而随便找个男孩谈恋爱。妈妈是男孩在这个世界上近距离相处的第一个女人,也是他今后找伴侣的范本。如果妈妈与儿子关系疏离,甚至交恶,儿子内心深处的小男孩没有得到足够的呵护,他就会去寻找另外的女孩来求关心,并且他们对女孩一般都缺乏诚意。
第三,不要太早让孩子离开家庭。16岁以前的孩子,最好跟父母同住。孩子离家太早,情感一般都很匮乏,尤其是男孩,可能一辈子都会存在情感空洞。
第四,开诚布公地跟孩子谈感情。很多父母担心跟孩子谈了感情,不但没有令孩子在感情上止步,反而更好奇,更想去尝试。我们跟孩子谈感情并不是要他们止步,而是要让孩子们看到感情的美好和不美好,弄清楚自己能否理性地处理好双方的感情,即便能掌控得了自己,又能否把握得了别人?只有真诚地与之探讨感情,并给予行动上的得体指导,甚至向孩子坦白自己的感情史,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规避孩子在追求男女感情时的麻烦,降低男女交往时的风险。
如果说父母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上述做法,孩子已经陷入早恋的泥淖,那也不必恐慌。心平气和地接受孩子的感情,告诉孩子这是作为一个人的正常需求。但既然作为人,就必须学会保护自己和对方。比如身体交往要有边界,不要轻易发生性关系。父母一定要坦诚告诉孩子过早发生性行为的危害。一个连自己和所爱都不能保护好的人,不配拥有美好的爱情。还有,不可以影响自己和对方的学业,该认真听课就认真听课,该好好写作业就好好写作业,互相鼓励,彼此监督,拿出优异成绩来书写一段爱情佳话。(中国教育报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