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关天津万花楼背后真相是什么?

时间:2023-03-1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2月1日,证监会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半个月后,2月17日,证监会宣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原来排队中的267家IPO项目有条不紊地平移到上交所和深交所。从2023年3月4日起,沪深交易所开始接收主板新申报企业提交的相关申请。根据衔接安排,主板在审企业未在2月20日至3月3日内申报的,视为新申报企业。

  那么2月的IPO情况如何呢?根据执中数据显示,2月共有27家企业上市,其中A股24家,纳斯达克3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两个月,A股赚钱效应较好,所有新股上市首日均未破发。那么谁是2月IPO中的最大赢家呢?

  2月IPO中,上市首日给投资机构带来最大回报的莫过于湖南裕能。这家湖南跑出来的“磷酸铁锂一哥”直接把自己的主要客户变成了自己的股东。

  2020年12月,湖南裕能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近9亿融资。其引入了主要客户宁德时代、比亚迪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二者分别位列第三、第七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0.54%、5.27%。

  就是这一波操作,最后一轮入局的投资机构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都成为2月IPO的最大赢家。IPO首日的IRR高达431.78%。

  这并不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第一次从客户变股东,事实上,随着中国越来越多万亿市值、千亿市值的行业龙头企业出现,CVC(产业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国内一级市场上一支重要的投资力量。

  2月IPO项目中,另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裕太微。2019年10月,华为哈勃(以下简称:哈勃)成立半年后便入股了裕太微,这家未满三岁有着浓浓“高通味”的新公司。与华为哈勃多次抱团的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也跟投了这家公司。中芯国际旗下的中芯聚源也投了该公司。

  但是由于投资成本的差异,上市首日的回报率也是不同。华为哈勃以近24倍的MOC独占鳌头,不过从IRR来看,中芯聚源、元禾璞华以及苏州高新投更胜一筹。

  随着北交所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10年来专注于挖掘新三板机会的金长川资本开始暂露头角。仅仅在2月就有4个项目实现解禁退出,包括北交所上市的惠丰钻石、则成电子、科润智控以及恒进感应。

  论及收益,当然是惠丰钻石带给金长川资本的收益最丰。截至2月6日的解禁日,IRR高达2085%。半年前投资的169万余元已经变成了940万元。

  近日。金长川资本董事长兼总裁刘平安在一场会上作了《北交所的投资机遇、投资逻辑与投资策略》的主题演讲。以下是他的核心观点:

  据他透露,金长川资本专注于投新三板差不多10年了,从2012年9月20号成立到现在。在他看来,北交所在吸引创新型企业有以下几大优势:

  以净利润三四千万规模的企业为例,企业可以等差不过5年的时间,净利润在七八千万、甚至上亿元之后,去登陆科创板或是创业板;也可以选择直接上北交所。

  急需融资发展、又想上科创板、创业板的企业只能通过找私募股权基金来解决融资问题。但是在全面注册制大背景之下,投资机构最多能给10倍的PE。而北交所首发市盈率至少在20倍,因此刘平安认为,北交所未来3到5年,有几个确定性趋势一定会出现。

  2、市值出现分化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可能会出现二八定律,20%、30%上市公司占据市场70%、80%的市值。这样一个变化趋势,可能就对我们投资人提出了一个特别高的要求,怎样才能投准这20%、30%的公司是特别大的考验。

  3、并购趋势。沪深主板完成这样一个注册制改革以后,几百亿、上千亿的市值要想实现很好的增长,满足投资人要求股价往上走的话,必须要并购,要把优质资产进来,无非是两个市场,要么北交所、要么新三板,这两个市场是最好的并购标的尺。因此,未来3到5年在全面注册制改革市场大背景之下,并购一定会成为趋势。

  4、转板一定会成为常态。由于估值和流动性方面和科创板、创业板有较大差距,因此好的公司一定是有强烈的动机进行转板。

  5、金融工具多样化趋势。相对于证券市场发债来讲,银行成本可能会比发债成本高,手续繁琐,在这种情况下,从发行人角度希望工具多样化,把资本结构调到最优状态的需求是完全有的。

  因此,可能会推出两个特别好的金融工具(可转债、高收益债券),这两大金融工具,在未来3、5年一定会真正成为这个市场主流的融资工具。

  对投资人来讲,光因为股权投资,风险比较大,如果用可转债,丰富了风险管理,对投资来讲,能够降低风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