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是一门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艺术,据史料记载,我国的绘画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有七千余年的历史。最初的人们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作画,后来渐而发展到在墙壁、绢、和纸上作画,并且根据其形式不同,又可以分为油画、版画、水彩画、漆画、色粉笔画、素描等许多种类,这其中,基础最广的莫过于诞生于中国广大乡村的农民画。
农民画顾名思义也就是由乡村农民绘制的画作,它属于通俗画的一种,一般风格奇特、手法夸张,其范围包括农民自印的纸马、门画、神像以及在炕头、灶头、房屋山墙和檐角绘制的吉祥图画等。这种创作形式的绘画在全国各地的广大乡村有着极大的群众基础,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生活,分享感受,憧憬未来。
全国各地的农民画创作者分布广泛,但主要都集中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较大的胡焕庸线以东的区域,西北地区则相对较少,因为西北多是牧区,而且以少数民族为主,他们都有浓郁的民族绘画艺术,比如唐卡等,所以农民画非常少见,但也有例外,比如渝帆在本文中将要为大家介绍的湟中农民画就是其中之一。
湟中农民画自然是指湟中地区的农民画,湟中是一个地名,位于青海省的西宁市,它也是我国著名藏传佛教胜地——塔尔寺的所在地。这里风光秀丽,人杰地灵,艺术氛围浓厚,有蜚声海内外的壁画、唐卡、堆绣和酥油花等民间艺术,农民画也非常有名,还有着“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的美誉。
湟中民间绘画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众多民间艺人活跃于河湟谷地。经漫长的探索和发展,成型于上世纪70年代,形成了以汉、藏文化为主而独具艺术风格的现代民间绘画——湟中农民画。它熔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民间绘画艺术为一炉,以鲜明的地域色彩和强烈的民族特点为创作背景,取材广泛、内容丰富,突出表现高原风光及风土人情。
据当地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湟中有农民画家70多人,创作的美术作品上万幅,其中有些还参加过全国性和国际性的画展并获得好名次。他们的作品大多都取材于农家田园生活,表现形式具有传统的民间特色,风格浑厚质朴,自然清新。
在湟中八瓣莲花文化艺术中心,我们见到了当地著名的农民画传承人韩复兰老师,当时她正在创作一幅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庆祝祖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农民画,见有人前来拜访,便停下了手中的画笔,与我们聊了起来,她说她16岁便跟着田生丰老师学艺,自今已画了近四十年了。
她24岁开始从全国的各种农民画展览和大寨中展露头角,至今已获得数十项全国大奖,不少作品在全国各大媒体中发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她的作品还曾赴上海展出,现在是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湟中农民画协会副主席、湟中美术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