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的诞生就像把无线耳机的之战拉开了序幕,同时鉴于AirPods在无任何线材接驳的情况下实现左右耳朵单元同步独立工作,所以此类耳机被赋予了“真无线耳机”的称号。
尽管AirPods是2016年随iPhone 7一起推出的,可凭借苹果自主研发的W1芯片,使得AirPods在连接速率、稳定性、续航方面仍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难以撼动的优势,能与其竞争的产品微乎其微。事实也证明了真无线耳机是别于有线耳机的,基本的稳定性才是真无线耳机的立足之本,音质的比重反而不是最大的,这就是所谓的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当我手持着AirPods为其物色新的对比对象时,OPPO正式在Find X发布会上高调发布了一款真无线耳机OPPO O-Free,其最出众之处要数它搭载了高通最新发布的QCC3026蓝牙音频芯片,该芯片不仅支持aptX技术,据说它在功耗控制和无线传输延迟技术上也较为出众。
OPPO O-Free作为首款搭载了高通QCC3026蓝牙音频芯片的真无线耳机,拥有价格优势的它,似乎确实有足够的底气挑战市场占有率最高的AirPods。
让我简单地概述OPPO O-Free与Apple AirPods在体验上会有哪些差异,首先是体积,OPPO O-Free无论是充电盒还是耳机主体都要比AirPods更大,两款耳机均使用半入耳式的设计,如果你佩戴AirPods耳机时觉得不适,那O-Free肯定也不适合你,而两款产品的电池仓设计均为扁平的设计,便于放到口袋水随身携带。反之,如果你佩戴AirPods时容易掉落,那么体积更大的O-Free或许更适合你的耳朵。
简单地描述完两款产品的差异之处,我再把目光聚焦至OPPO O-Free本身,毕竟它才是本文的主角,而对于大部分人而言AirPods已非常熟悉。OPPO O-Free有别于其它真无线耳机的地方,就要数它内置的高通QCC3026蓝牙音频芯片的真无线耳机,它是首款搭载该芯片的蓝牙耳机,虽然高通称QCC3026只是一款定位中端的芯片,可均衡的性能表现与制造成本,使得OPPO可以把其售价控制在699元。
一分钱一分货的定律不一定适合套用在音频产品上,尽管OPPO O-Free并没有近年流行的降噪功能,可实际上它的音质并不逊色与售价更高昂的AirPods,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O-Free支持Apt-X技术,可要实现该功能的前提下,需要保证终端本身也支持Apt-X技术,否则无法耳机无法施展出其真正实力。
同样,具有O-Free与AirPods一样可以实现佩戴监控功能,当检测到用户摘下耳机音频会自动停止,再戴上耳机时即可自动继续播放。可是有别于AirPods,O-Free的佩戴监控灵敏度是不如前者的,因为其从摘下到再戴上的过程需要相隔超过三秒左右的反应时间,否则佩戴监控会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况,尽管你再次佩戴上耳机,也会导致实现佩戴监控功能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