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青光眼是全球三大致盲眼病之一,在我国青光眼发病率仅次于白内障。上海市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周欣荣提醒:早期发现、及早干预、定期随访,可以将青光眼的危害尽可能降到最低。
这是一位让周欣荣印象深刻的患者:从外地到沪就医的林先生,在同仁医院被确诊为青光眼,医嘱坚持用药控制,定期随访。但林先生拿到医生开给他的药后“消失”了一年多,直至一年后眼压增高,眼睛疼了才又来就诊。
“我觉得每天滴滴药水就可以了,就没把医生要求定期随访的话放心上。”林先生也为自己的自作主张付出了代价,医生告诉他,由于没有根据病情的发展情况及时有效进行管理,对视功能造成的损害已无法挽回。
“资料显示,我国青光眼的患病率高达2.58%。 虽然青光眼目前仍然是老年群体高发疾病,但近年来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周欣荣指出,“青光眼一旦引起视神经和视功能的损害,一般是不可逆的,但是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维持视功能,因此患者一定要重视青光眼的自我管理。 ”
周欣荣 告诉记者,青光眼是眼睛内的房水(眼睛的营养液)生成过多或循环流通受阻,在眼内堆积过多,导致眼睛内的压力升高,即眼压升高,视神经受到压迫、损坏,进而导致视力下降的一种疾病。青光眼有许多分类方法,临床上通常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儿童(发育)性青光眼。其中,原发性青光眼又可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两种。
“青光眼的常见症状有发作性头疼、恶心呕吐;眼睛常有发作性胀痛;视力下降,镜片度数猛增;畏光、流泪、视野缺失等。”周欣荣介绍道,“但也有些患者症状不太典型,就只有眼眶酸胀不适、头痛、鼻根发酸等,容易被忽略而延误病情。因此,定期进行眼睛检查和出现眼睛不适时及时就医很关键。”
2. 年龄上了40岁、高度近视患者、远视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科随访,并控制血糖。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p>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