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样给自己算命会有什么样影响?

时间:2023-11-0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听着对面阔太太这样充满同情的询问,王鹤寿嗤笑一声,认真地回答到:“这是我们党内自己的事情,算不得什么!”

  这是记录在陶铸女儿陶斯亮在《我与干爸爸王鹤寿》一文中的一段对话,坐在时任中纪委书记王鹤寿对面的,是我党的叛徒秦曼云。

  秦家作为书香世家,对兄妹俩的教育很上心,与那时候很多女孩的命运不同,秦曼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家里虽然已经没落但依然颇有家底,吃喝不愁。

  念书时候的她,可谓是学校中的风云人物。不仅与其他伙伴牵头,共同创立了多个反帝国反封建主义的组织,还领导多次学生运动。

  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在那种对女性恶意极大的大环境下,还敢于站出来团结进步女性,领导学生运动,不可谓不厉害。

  当然,她这样的表现自然也引起了军阀们的不满,由于反帝国主义的浪潮愈演愈烈,大军阀张宗昌开始全面镇压这些民间组织。

  到了1925年,17岁的秦曼云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进行深造,在这里她认识了更多仁人志士,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而也正是在求学期间,她与自己的第一任丈夫关向应相识,两个年轻人志同道合,又长期相处,很快便定下终身,并在莫斯科完婚。

  也正是在莫斯科的这段时间里,秦曼云的革命事业走向了顶峰。她作为旁听代表参加了在莫斯科举办的中共六大会议,还在莫斯科参加了相当多的组织工作。

  因此在回国之后,秦曼云随丈夫一起在武汉、上海等地辗转,参与各类地下活动,并努力为我党创造更好的机会与条件。

  但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夫妻两人的关系逐渐走向了消亡。两人当初的结合太匆忙,静下心来后,才发现两人在处事风格和很多观念上都并不一致。

  此时关向应恰逢大灾,被上海巡捕房拘捕,虽然在我党的营救下,最终因证据不足被释放,但他也不再适合继续在上海进行活动了。

  毕竟当年的秦曼云是一位优秀又果敢的无产阶级战士,却没曾想最终踏上了这样一条道路,让自己背上一世骂名。

  她后来的这位丈夫名叫盛忠亮,同样是我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不过这个人的观念比较偏激,有时候也喜欢拉帮结派,但能力算得上优秀,当时在大家看来,算得上瑕不掩瑜。

  秦曼云与盛忠亮相恋后,两人在上海互相扶持,盛忠亮是当时的上海中央局宣传部长,而秦曼云则主要负责和苏联的联络,以及上海中央执行局总会计。

  两人的职位都可以说是相当重要,作为上海领导班子的核心,他们在这这个复杂的城市里,过的非常艰难。

  毕竟当时的上海不仅有国民党、黑帮等,还有租界存在,有许许多多的外国势力,想要在这里进行工作,危险性非常大。

  1934年中共上海中央局书记李竹声被捕入狱,革命信仰不坚定的他很快就招了自己所知的全部信息。

  虽然在李竹声被捕后,整个上海的地下党都迅速进行了转移与防备,但架不住李竹声位高权重,他所了解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

  在他的指引下,我党在上海地区的革命力量被毁严重,完全无力再继续进行工作,最终只能被迫退往苏区,整个上海彻底落入国民党手中。

  在被捕之前,秦曼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优秀的、坚强的、勇敢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但被捕入狱后,她发现自己不是。

  她终于明白,她自己只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只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做了顺应时代发展的事情,但面对真正的苦难与恐惧时,她什么也不是。

  本来盛忠亮还能在刑讯下坚持,但看到爱人苦苦哀求,求他别害死自己的时候,他也没有坚持下来,选择了叛变。

  就这样,诸多我党高层的叛变极大的影响了我们的革命进程,因为秦曼云是负责与苏联联络的人,当时通讯的密码仅有她与邓颖超知道,因此她叛变后,上海也彻底与苏联失去了联系。

  夫妻俩叛变后,很快就成为了国民党的红人,但随着国民党的败退,他们最终也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跟随国民党前往台湾,彻底离开故土。

  到台湾后,盛忠亮成为了台湾的“外交部亚西司司长”,并在这个岗位上存下了大量的财富,最终带着一家人前往美国定居,摇身一变从一个叛徒变成了爱国华侨。

  因为盛忠亮与秦曼云的情况特殊,在国民党内做了很多年的官,后来又变成了美国人,国内自然不好再继续追责。

  而当年最先叛变的那位李竹声,因为一直留在国内的缘故,新中国成立后被捕入狱,最终在监狱里过完了自己的余生。

  但毕竟他们与国内的关系非常尴尬,因此两人想了个办法,给国内捐献了大笔的物资与金钱,希望能够以此弥补当年犯下的过错,来换取回到国内的机会。

  党内对这样的态度也进行了讨论,因为事情以及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国内最终对两人当年的叛变不予追究。

  这么多年过去了,秦曼云的与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眼神中都有着星火的进步女青年相比,已经彻底变了模样。

  在陶斯亮的记录中,这当年的革命战士,那时候身穿喇叭裤,穿着花里胡哨的上衣,还画着大浓妆,身上的珠宝很多,看起来很贵气,怎么看都是一个富太太多过革命战士。

  而当年的王鹤寿呢?他穿的是自己的旧中山装和老布鞋,手里拿着一柄折扇,整个人很有精气神,与秦曼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来都是当年的革命先锋,一同在莫斯科学习的同学,现如今却天差地别,一个还有着当年的铮铮傲骨,另一个已经被金钱与权利腐化,成为了空有皮囊,靠外物装样子的人。

  在交谈中,秦曼云也话里话外都觉得王鹤寿可怜,认为王鹤寿这么多年很受苦。对于这样自以为是的态度,王鹤寿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淡淡的评价:“这是我们党内的事情,算不上什么。”

  这次见面后,国内默许了秦曼云与盛忠亮夫妻能回国探亲,两人自知理亏,因此给家乡捐赠了许多物资,扶持当地的孩子学习和成长。

  后来,盛忠亮通过自己国民党的身份,来到国内演讲,努力弥合海峡两岸的关系,也为自己当年的错误赎罪。

  或许因为这对叛徒夫妻已是美国人,我们无法对他们进行追责,但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历史上,将永远唾弃他们。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