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艺术节·台前幕后丨执掌11年蒂勒曼在交响“活化石”德累斯顿乐团中留下怎样

时间:2023-11-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今明两晚,被誉为交响乐坛“活化石”的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将在音乐总监、指挥大师克里斯蒂安·蒂勒曼执棒下拉开东方艺术中心新乐季序幕。作为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重磅音乐会及乐团成立475周年庆典音乐会,蒂勒曼为申城观众精心安排了曲目单。演出前,鲜少接受媒体采访的他敞开心扉,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征服”这支古老乐团以及希望能留下怎样的“蒂勒曼印记”。

  蒂勒曼自2012/2013乐季起担任德累斯顿的首席指挥,并将于2024年卸任。本次巡演是他以总监身份与乐团的最后一次中国巡演。今晚演出,上半场他将携手中提琴演奏家劳伦斯·鲍尔,一同演绎作曲家欣德米特中提琴协奏曲《天鹅转子》,下半场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则是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献给德累斯顿的礼物。

  这样的曲目安排藏着蒂勒曼的良苦用心,他说:“尊重传统的同时也要适当创新。《天鹅转子》的乐队编制很小,而《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的乐队阵容巨大。”小而美和大而强的强烈对比能让观众感受乐团的不同面,他说:“这样的编排能体现德累斯顿的丰富性。这虽然是支古老的乐团,但他们很多能。”

  铁打的乐团流水的总监,成立于1548年的德累斯顿拥有475年历史,海因里希·舒茨、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和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等多位音乐巨匠都曾在它漫长的成长史中留下印记。雁过留痕,问蒂勒曼如何让“活化石”再进一步?他说:“作为一名歌剧指挥,我在执棒音乐会时会更注重画面感。”

  当然,在坚持乐团传统、展现其干净有力的声音的同时,蒂勒曼带给乐团的挑战就是“即兴”。“我很期待临场发挥能迸发出火花,因而每场演出都会有不一样的处理,所以演奏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跟上我的节拍。”他说,“这样的体验和训练,或许就是我留给德累斯顿的印迹。”

  执掌乐团10年,蒂勒曼是如何“征服”这支历史悠久又强大的乐团?“你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拿出你的实力和所有技能。如果你不能给到让演奏家满意的排练,就难以驾驭乐团。”对于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被视作卡拉扬的接班人,他笑说:“我并不想做第二个卡拉扬,只想做第一个蒂勒曼。”

  对于未来德累斯顿的接班人,他能给出的建议就是“不模仿任何人,只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早在十七八岁的年纪就认识卡拉扬,并成为他的助理,蒂勒曼最大的收获是“巨大鼓舞”和“认清现实”——现实是很多卡拉扬做起来驾轻就熟、理所当然的容易事,等到自己上手才发现难度巨大;而鼓舞在于,明白了很多事可以交给时间,并不是技巧不够,而是没有五六十年的经验岁月感悟就是做不到的。(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提前一天,蒂勒曼抵沪。不喜欢繁华都市、人流穿梭,他第一时间“躲”去了郊外。在青西郊野公园,他在秋天的森林中流连忘返:“我不很喜欢城市生活,很高的楼、很多的人让我觉得呼吸困难。我们去了朱家角,看到了上海不一样的美。”

  巡演总是忙碌,从北京到上海,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让他产生浓厚兴趣。“但凡巡演途中能够有一天让我体验当地的文化、生活、美食,感受不同城市的不同氛围,就很好。”蒂勒曼渴望通过这些体验汲取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养分,丰沛其精神内涵,“如果一个人一直在工作,人生是不完整的。”

  很多人觉得蒂勒曼难以接近,因为他很少接受采访,也不喜欢拍照,相机镜头不能离得很近,哪怕是拍照的咔嚓声都会让他紧张。但他坦言:“或许我会给人以距离感,但那绝对不是因为傲慢,我只是需要独立空间来做自己。”而他的助手则说:“他就是极度害羞而已。”

  若有一天放下指挥棒,想要去哪里?做什么?蒂勒曼的首选是漫步中国。他笑说:“这次巡演,让我发现中国和德国一样,拥有丰厚的文化宝藏,除了北京和上海我还有很多地方想去。或者可以去西安看看兵马俑。或许卸任后我真的可以适当减少演出,留更多时间给自己……嗯,我已经开始期待了。”(朱渊)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