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沉琳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团队联合完成的卡度尼利(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治疗晚期实体瘤的多中心、开放标签的Ib/II期临床研究(COMPASSION-03/AK104-201)成果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中国原研和中国学者的成绩再次站上全球权威肿瘤学期刊,展示了我国自主创新生物医药研发上领先科学创新实力。
卡度尼利是一种人源化免疫球蛋白 G1(IgG1)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同时结合PD-1和CTLA-4并阻断PD-L1、PD-1/PD-L2、CTLA-4/B7.1和 CTLA-4/B7.2的相互作用。是康方生物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CTLA-4双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在胃癌、肝癌、肺癌、宫颈癌、肾癌、食管鳞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上均显示出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
多个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与PD-1单抗联合CTLA-4单抗的联合疗法相比,卡度尼利的设计能够降低活化T细胞攻击健康组织的风险,毒性显着降低,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和疗效优势,有望开启肿瘤免疫治疗的2.0时代。
卡度尼利于2022年6月29日获NMPA优先审评批准上市,用于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并且已被CSCO等多个临床指南收录推荐,是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首款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也是全球第一个获批上市的基于 PD-1 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上市后首12个月销售额高达11.5亿。并且,美国FDA已授予卡度尼利快速通道资格和孤儿药资格。
COMPASSION-03(AK104-201)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性、1b/2期研究,是首个针对PD-1/CTLA-4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实体瘤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主要评估卡度尼利单药疗法在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
共纳入83例晚期实体瘤患者(胃癌,宫颈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等),研究结果显示,剂量递增阶段未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卡度尼利整体安全性良好,3-4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发生率为27.9%,最常见的≥3级TRAE包括贫血、食欲下降、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输液相关反应等。
中位随访时间为14.6个月时,由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IRRC)评估的卡度尼利单药治疗既往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晚期CC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32.3%,14.1%(14例)达完全缓解(CR),18.2%(18例)达部分缓解(PR),中位OS尚未达到,18个月的OS率为51.2%。
中位随访时间为19.6个月时,卡度尼利单药治疗既往不超过一线系统性治疗失败的晚期HCC患者,中位OS尚未达到,18个月的OS率为56.7%。
中位随访时间为17.9个月时,卡度尼利单药治疗既往不超过一线系统性治疗失败的晚期ESCC患者,中位OS为9.4个月,6例患者删失在14个月以后。
令人鼓舞的客观缓解率、总体生存率和有利的安全性结果,支持了卡度尼利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使用单一疗法或联合疗法的潜在用途,特别是晚期宫颈癌。同时,卡度尼利在宫颈癌(NCT04982237)、肝细胞癌(NCT04728321)、非小细胞肺癌(NCT04646330)和胃腺癌(NCT05008783)患者中的有效性的临床试验评估也在进行中。
卡度尼利于2017年8月首次公示启动临床,2021年8月康方向 NMPA 提交了上市申请,2022年6月正式获批上市。从申请到获批历时不到一年,进度神速。
根据新药情报库显示,当前卡度尼利在国内CTR库已经登记启动了30项临床试验,在国际clinicaltrials.gov已经登记启动了40项临床试验。对于卡度尼利,康方的策略是快速商业化+大适应症高效跟随,当前已有11项研究推进至Ⅲ期临床阶段,国内有5项,国际有6项。
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CTR库)检索,5项Ⅲ期试验适应症,包括NSCLC(一线)、肝癌(新辅助+辅助)、局部晚期宫颈癌(联合放化疗)、胃癌(一线)、宫颈癌(一线)。
根据国际clinicaltrials.gov检索,6项Ⅲ期试验适应症,除了以上5个适应症,增加晚期鼻咽癌适应症。
进展较快的胃癌值得关注。卡度尼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G/GEJ 腺癌)的关键III期临床试验(登记号:NCT05008783)已于今年 3 月完成受试者的入组工作,预计该试验的期中分析时间为今年年底。此前在2022年,胃癌 II期关键临床试验就已发表结果,今年ASCO公布了 2 年随访数据:
联合疗法方面,基于自身管线优势,康方还在探索卡度尼利单抗和新一代 CD47 单抗(AK117)、VEGFR2 单抗、TIGIT 单抗、CD73 单抗等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