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开卷”618各美妆品牌的焦虑有解吗

时间:2023-05-2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与超头合作、加大营销宣传……美妆品牌正在将火力集中在 618 大战。珀莱雅加大营销投放以及加速产品迭代等备战 618 大促;贝泰妮旗下薇诺娜通过加大参与力度、优惠力度来增加 618 大促的筹码;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等外资品牌不甘落后,用极大的优惠力度加强自身的胜算几率。而极尽手段备战的背后,不难窥见各品牌抢市场的焦虑,毕竟中国美妆市场就那么大,谁能抢到谁的业绩就更有保障。

  5 月 23 日晚 8 点,5 月 26 日晚 8 点,京东、淘宝天猫相继开启 618 预售,拉开今年 618 美妆大促的序幕。合作超头部主播、加大参与力度、优惠力度成为今年各美妆品牌抢市场的杀手锏。

  从珀莱雅品牌方披露的信息来看,今年 618,珀莱雅拿出 11 款明星产品参与此次 618 美妆大促,参与力度史无前例,要知道去年的双 11 珀莱雅也才推出了 8 款产品参与大促,更别提去年 618 仅有 5 款产品参与其中。贝泰妮旗下薇诺娜从去年参与大促的 4 款增加至今年的 7 款。

  品牌们这样的参与力度也不难理解京东方面为何会在 618 动员大会上称这届为全行业投入最大的一次。

  具体来看,珀莱雅王炸产品双抗精华 3.0 推出买正装送正装、早 C 晚 A 组合产品推出不止买 1 送 1 量等优惠活动;薇诺娜方面则推出正装买 2 送 2 的促销活动。国内品牌放大招,外资大牌也不甘示弱,兰蔻推出买正装送正装量、抢购消费卷至高减 400 元等多种优惠活动;资生堂推出买一赠 1 正装量;雅诗兰黛推出不止买一赠一,会员充值增小棕瓶正装等。

  值得一提的是,与往年 618 不同,今年的直播界李佳琦一家独大,直播间的火热程度不难想象。5 月 26 日,李佳琦第一场 618 直播间,美妆品牌整体数量达到 137 个,比去年同期的 119 个品牌增长了 15%。包括欧莱雅、珀莱雅、雅诗兰黛、OLAY 等。

  眼花缭乱的优惠活动加上头部主播的推荐,各品牌目前的预售战绩似乎不错。公开数据显示,根据京东此前发布的预售信息,京东 618 预售期间,珀莱雅预售订单金额同比增长 12 倍,成为当日最受欢迎的热销品牌。YSL 同比增长 9 倍。珀莱雅双抗精华、YSL 粉气垫 / 黑管唇釉、兰蔻菁纯眼霜、SK-II 神仙水、赫莲娜黑绷带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百万单品。

  在日化天使投资人夏天看来,618 作为上半年重要的大促活动,对多品牌而言有着一定的分量。每年这样的大促活动上单日销售过亿甚至超两亿元的品牌不少,甚至一些品牌会在这样的大促中卖掉一年中占比相当高的数量,所以这样的节日是各品牌必争的节点。同时这些节日的销售榜单也一定程度上反应着品牌的实力,所以这种争抢也不难理解。

  各品牌为了保持业绩维持市场份额,采用了大力度促销,这是一种内卷的现象。送同款正装,相当于只有半价,对品牌而言,是不利的。 在深圳市思其晟公司 CEO 伍岱麒补充道。

  促销揽客的背后是各品牌在想方设法争夺市场份额,毕竟中国美妆市场的蛋糕就这么大,谁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谁就更有把握保障业绩的稳定。

  珀莱雅甚至将自身的高速增长依托在这样的大促中。珀莱雅方面表示,目前公司正积极备战 618 大促,通过深入与超头合作、加大营销品宣投放、以及加速产品迭代升级等方式,力争在即将到来的大促中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从而支撑中报实现持续的优异业绩表现。

  增长不错的珀莱雅如此看中 618,那业绩处于下滑的雅诗兰黛、资生堂,增长放缓的贝泰妮更没有理由不在这样的大促中奋力一搏了。

  财报数据显示,2023 财年前三季度,雅诗兰黛集团净销售额为 123.01 亿美元,同比下滑 13%,其中亚太区净销售额为 38.92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滑了 5.39 亿美元,下滑幅度达 12%。雅诗兰黛集团将其归结于中国大陆和韩国的净销售额减少。

  再看资生堂,2022 年资生堂中国市场净销售额为 2582 亿日元,同比下降 6%,剔除外汇和业务转移影响,同比下跌 9.8%。2023 财年第一季度,资生堂中国区卖了 27 亿,同比下滑 3%。

  贝泰妮 2022 年总营收同比增长 24.65%;净利润同比增长 21.82%。反观 2021 年,其总营收的增速为 52.57%,净利润的增速为 58.77%。

  在业绩增长放缓、甚至下滑的当下,每一个节日都成为美妆品牌奋力营销的战场,但从目前发展来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品牌面临的种种问题,或许不是一两个大促就能解决的。

  珀莱雅虽凭借着高营销的投入保持着高速增长,但品牌频频爆出质量存疑、虚假宣传等负面事件,被架在舆论场备受质疑,抛开业绩要保持高增长,这些问题依然是珀莱雅不得不解决的;而雅诗兰黛进入中国市场多年,本土化不足的问题也已然成为其解决业绩问题的关键。贝泰妮同样面临着高度依赖的主品牌薇诺娜增长乏力的问题。

  在伍岱麒看来,大促确实是在一年中销量占比很大,而且可能平台方会因为各品牌在大促中的表现,对品牌给予判定,后续在资源支持上有所不同。但如果是一个以电商平台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品牌,其实平时的活动所带来的销量,已经足以让平台对其做出判断,推广资源等有可能是战略合作的。所以企业不一定要采用大力度促销,这其实是损失利润来换取业绩。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