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昨晚我放错了洞到底是什么情况?

时间:2023-03-0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这是何等荒唐的言论,一直觉得这句话是真理的人,我觉得是没有搞明白一点,什么是中国?什么是华夏?

  很多人觉得统治者是谁,就代表你是什么人,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华夏文化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真正的精髓。

  不管朝代怎么变迁,其实华夏文化一直在传承中,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真正的华夏。封建统治者的更迭,并没有影响我们华夏文化的传承,为何说就没有中国和华夏了呢?

  崖山海战是一场凄惨的战争,南宋宰相陆秀夫带着小皇帝跳海殉国,同时也有10万南宋军民选择集体跳海殉国。

  他们不肯投降的精神,的确值得称颂,这也是华夏精神中最难能可贵的一种。可是你能说这波人去世以后,我泱泱华夏就没有坚贞不屈的精神了吗?

  南宋只是众多封建王朝的一种,他们也脱离不了君主制,也脱离不了地主阶级的剥削,所以说凭啥认为南宋就能代表整个华夏呢?

  抛开整个历史长河,就说说宋朝时期,同时期的文明还有金、辽、西夏、大理等各个王朝的存在,难道他们就不能代表华夏?

  其实以目前的版图作为蓝本,在华夏大地之上的各种文明交汇在一起,都是华夏文明的代表。因此华夏文明从来没有被毁灭过,所以中国或者说华夏,也不会被毁灭。

  从现在的民族观念来看,民族融合是华夏文明前进的必经之路。别以为一种文明孤芳自赏就能够发展壮大,其实任何文明都是在不断碰撞之中,合起伙来一起发展壮大的。

  从历史的表现来看,我华夏文明尽管在历史上饱受摧残,但是每次遇到危机的时候,都是华夏文明包容了其他文明,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五胡十六国的时候,这天下够乱了吧?北方胡人大举南下,几乎将中原地区席卷了个遍。可是这些文明有没有真正主宰这片土地呢?很显然并没有。

  他们在华夏大地之上,接受了华夏文明的洗礼后,也逐渐被华夏文明给同化了。隋唐不就是他们被同化后的产物嘛!

  元朝灭亡南宋时,其实也很乱了。可是我们会发现,华夏文化不仅没有消亡,而且还得到了发展,因为他们融合了金辽西夏大理蒙古等文化,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包括清军入关以后,一开始清朝也打算保证满人的文化独特性,后来发现,汉文化实在是太香了!从康熙开始就积极地融入到了汉文化当中,哪个清朝皇帝不读四书五经?从康熙皇帝开始,给儿子取名字,居然连排行都用上了。

  所以说,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华夏文化在不断发展和壮大,这也是咱们华夏文化能够传承下来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觉得,汉人占了百分之九十多,这就说明汉人可以代表中国。这也是谬论!中国是包罗万象的存在,咱们56个民族,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中国。

  而华夏也是如此,你以为只有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才能代表华夏吗?华夏文明只是在他们手里传承吗?那就大错特错了!

  华夏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文明,可能有低谷,也可能有高峰,但是总体来说,华夏文明是稳步前进发展的。

  一个濒临灭亡的南宋,不足以代表中国和华夏,一个庞大的元王朝同样也不足以代表中国和华夏。发展过程中,普通人通过自身的智慧,不断延伸咱们的文化长度和宽度,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谁是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这对文化的传承有很大影响吗?或许有些人想要造成影响,但是结果都失败了!

  搞得好像大家只认宋朝的英雄是英雄似的,其实华夏的英雄有很多。不光只有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这样的人。

  在元朝结束以后,明朝的于谦不能算英雄吗?他击退了瓦剌军队,保住了大明王朝,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明朝的王阳明不算英雄吗?他静坐可以参透心学真谛,上马可以平定内乱,当真是文武双全的英雄,而且对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明朝的孙承宗不算英雄吗?一生多次赴辽,组建关宁锦防线。退休以后,带领全家人保家卫国,为国殉难。这难道不是华夏文明的一种体现吗?再看看清朝,清朝的左宗棠不是华夏的英雄吗?他平定各种内乱起义,60多岁抬棺出塞,收复新疆,为中国保住了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不是英雄,谁是英雄?

  后来的英雄就更多了,咱们不能一一举例。但是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崖山之后还是有中国的,明亡以后也是有华夏的。只要精神和文化一直在传承,那么中国和华夏就永存。

  任何一个王朝,都没有资格说自己可以代表华夏文化。哪怕是强大如汉唐,也不能说这种话。每个王朝只是华夏文化的载体而已,这样的载体,在历史上不断地更替演变,可是文化的传承却没有中断过。

  所以说南宋只是众多文化载体中的一个,崖山之后,华夏文化依旧璀璨,明亡之后,华夏文化依旧在传承。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感觉华夏文化断层了,其实断层的是人,不是文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