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关淡定的人生不寂寞读后感究竟怎么回事?

时间:2022-12-2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11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首次为期约23天的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而作为任务的核心关键之一,嫦娥五号将在月球表面通过钻取、表取两种方式采集约2千克月壤返回地球,完成嫦娥工程“绕、落、回”中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据悉,此次嫦娥五号探月任务将有望创造5个“中国首次”:一是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的起飞;三是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四是携带样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因此也有外媒将其称为“中国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探月使命”。而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不但是中国航天界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让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航天合作这一话题再次成为热点。

  伴随人类太空技术的进步,太空战略价值逐步凸显,太空也由此成为了各方努力开拓的新疆域。原则上来说,外层空间的公地属性意味着太空是全人类共有的资产,各国都有权力开发利用。但实际情况是,航天项目最大的特点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即使是发达国家,其预算也是有限制的,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瓶颈多多,往往连进入太空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从开发太空中获利。而且航天产业涉及从亚轨道到深空多个空间区域不同轨道的领域建设,涵盖航天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等全产业链,结构多样、层次丰富,凭一国之力进行如此宽领域的投入无疑会非常吃力。因此,为了早日实现全人类共享太空这一目标,在太空领域进行跨国合作,各国间利用各自太空优势为彼此提供最优产品和方案就是明智之举。

  中国在太空合作方面态度一直比较积极。以俄罗斯为例,1992年,中俄两国签署政府间太空合作协定。2000年双方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了中俄航太合作分委会,开展太空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到2015年,中俄航太合作分委会举行了16次会议。2017年10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中俄两国联合启动了“中俄卫星导航联合监测评估服务平台”。使中国的“北斗系统”与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将能够互相监测对方数据,并根据监测结果共同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除了俄罗斯,近年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太空合作同样顺利。在首落月背的嫦娥四号中,就载有4台用于科学探测的国际合作载荷,分别来自沙特、荷兰、德国、瑞典。另外在空间站建设上,2018年5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联合对外发布合作机会公告,邀请联合国各成员国参与未来中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应用国际合作。到2020年6月,已经有来自17个国家的23个科研项目申请进入天和空间站,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开放、和平、共赢的外空理念。

  而此次嫦娥五号任务也与国际合作息息相关。一方面,像阿根廷和纳米比亚允许中方设立两个测控站,作为此次任务监测网络的一部分;同时巴基斯坦和欧洲航天局也提供了帮助,如欧洲航天局利用库鲁航天发射中心(位于南美洲)传输信号,帮助确认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抵达目的地。另一方面,在嫦五发射后,各方在发来贺电的同时,对于后续的合作也表现得格外热情。如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向中国表示祝贺,并表示这是中国航天计划的一个阶段性成就,愿加快推进两国航天合作。美国NASA也在推文中表示,希望中国和全球科学界分享中国探月工程所获得的数据,以增进对于月球的了解。

  嫦五任务之所以受到各方热捧,关键还是月壤“奇货可居”。月壤是从月球固体岩石圈到太阳系空间的过渡带,包含着大量关于月球本身以及太阳系演化等问题的重要信息,其科学意义不言而喻,也能够为开发月球资源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尽管之前美国及前苏联均获得过月壤,但这是目前人类能获得的最年轻的2公斤月壤,而且嫦娥五号所降落地点为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脉附近,这个地方从未有过其他国家的探测器来过,也填补了历史上对月球了解的部分空白。另外据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介绍,从月球上带回的有限月壤将会分成2份,一份保存在北京,用作科学研究;另一份保存在湖南,只保存不作研究,用来告慰毛主席,所以即便是1g月壤都是相当珍贵的,也让全世界都想要分得“一杯羹”。对此,在12月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华春莹表示,中国一贯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积极开展有关国际交流合作,分享航天发展的成果。中国将继续本着为全人类谋福利的精神,以开放包容姿态推进国际合作,促进外空探索与和平利用。

  首先,尽管近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是靠单打独斗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利用全球资源进行集约建设将是我国未来太空建设的必由之路。其次,太空领域云集了一个国家的尖端技术与人才,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在这方面有能力向他国提供合作无疑是中国国力的体现,可以提升中国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另外,合作越多朋友越多,随着中国与更多的国家在太空牵手成功,可以帮助中国营造更好的国际环境。目前一些国家凭借其太空实力优势推行太空霸权,中国在今后的太空发展中遭遇的打压和竞争不会小。如就在12月7日,美国NASA发布了有关其新登月计划“阿尔忒弥斯”计划的长篇报告。该报告长达188页,为预计于2024年将发射的“阿尔忒弥斯三号”设定了七大科学任务,比如研究月球、地月系统和太阳系演化,以及在月球环境中进行科学实验。此次任务还计划从月球表层和地表下收集总计85千克的月球土壤样品。明显的是,NASA在嫦五的返程途中公布这样的报告,可谓是“火药味”十足。因此构建良好的国际合作机制是约束太空霸权、维护我国太空发展利益和太空和平利用的有效途径。而且在国际政治中,强国制定规则,弱国遵守规则,通过主持太空合作,有助于中国积极参与太空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太空机制的构建,让中国早日实现从太空大国向太空强国的转变。

  正如此次香港《南华早报》在发表的题为《中国的探月任务可能为国际太空合作敞开大门》的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嫦娥五号的成功表明,良好的国际关系对这样大规模的太空事业而言是多么重要。与此同时中国还将允许国际科学界研究新的月球样本,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在世界各地高涨之际,这样的合作只能受到欢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上一篇:六爻预测法具体内容! 下一篇:没有了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