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校内外齐发力实践中“炼”真才

时间:2022-10-3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日前,在山东心仪动物医院,山东农业大学2022届毕业生栾钊用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轮岗。“一般至少3个多月才能完成护理、住院、门诊等各岗位的学习、考核,栾钊之前就在这里进行过专业实践,业务技能很强,很快就达到了各岗位的考核要求。”山东心仪动物医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隋赢说。

  去企业开展专业实践,是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类学生的“必修课”。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搭建校内和校外育人双平台,校企携手构建“双师资、双课堂”,实现人才培养的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无缝衔接。

  共建实践教学实体,山东农业大学招揽企业把先进设备、经营理念等“搬”进学校。与此同时,山东农业大学把传统的8或10个学期(动物医学为五年制培养),调整为9或11个学期,专门增加了实践学期(第5学期),对动物生产类学生实行“基础理论、认知实践、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实践、专业理论、生产实践”六阶段培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理论和实践分段、课堂和现场分裂的局面。

  “学生去实习的企业都是山东农业大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朱宝库介绍。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都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学校每年6—8月把动物生产类专业的学生送到企业生产一线,让学生在“真刀实枪”实地操练中增才干、长本领。

  如今,这些“联姻”企业也成为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类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训“根据地”。“我们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时,到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实地练习,利用企业先进的仪器设备操练。等到正式比赛时,我们心中有数、手上不慌,最终拿到了特等奖。”该校2021届毕业生焦宪悦现已成为清华大学直博生。

  “课上,校内、校外教师分别从不同角度讲专业前景、行业现状、人才需求,还和我们畅谈他们在行业内摸爬滚打积累的经验。”2022届毕业生曹熙康说起“动物科学学科进展”等课程,称赞不已。

  除了企业家进课堂,生产中的先进技术通过虚拟仿真、共建实验室等形式在校内“重现”。“家禽病毒性传染病疫苗的生产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是学校的校企合作课程。课程负责人姜世金教授介绍,由于病毒操作具有高危险性等原因,学生在实践时不能全程实地操作。为此,学校联合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开发了虚拟仿真实验课。“课程模拟公司生产情形,设立场景式实验和案例式实验教学,融合现实、现场和虚拟教学场景,学生可以在线上模拟操作。”

  山东农业大学还先后与39家国内优秀畜牧企业合作签订协议成立了99个校企合作班,覆盖了动物生产类学生所有班级。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动科生产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学校努力为学生多搭建实习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成长为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让越来越多‘一懂两爱’的农业人才后备军从这里走向全省、走向全国。”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徐剑波说。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