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天地广阔、基层大有可为,要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就需要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的优秀人才奔赴基层。然而,当前基层人才流失严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滞后,导致工作连续性深受影响,成为制约基层发展的重要瓶颈,也是当前人才工作中的难点。要扭转这一困境,就必须引导人才到基层,用“心”留住人才,留住人才的“心”才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各地争相出现抢人大战,人才落地政策让人眼前一亮,确实出现短暂的“海市蜃楼”现象。但选贤任能一直被视为最公正的选拔标准,有才华、敢作为、能担当的人才不应该被埋没,这样才能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用好一个人能激励一大片,明规矩就能树起来;用错一个人,则会挫伤一大批人的积极性,潜规则就会愈演愈烈。
用才是引才的根本,用才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捡到篮里的都是菜”更不能“来者不拒”,我们要找准需求,立足实际,才能靶向精准,“挑三拣四”。人才使用,要与本地区战略发展同步推进,通过充分的实地调研、集体研讨,科学掌握本地区行业发展、社会进步对人才队伍结构、质量、数量的需求情况。要“量体裁衣”,做到“缺什么引什么”“招什么用什么”,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以才引才。把人才真正用到能发挥其最大优势的岗位上去,充分释放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引才、用才,最关键的是要留住人才。从目前国内外的形势看,各国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尤其是生产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后,企业对人才更加“求贤若渴”。而各级政府作为优化服务的主力军,不仅仅是建机制、搭平台、拓渠道,引进“凤凰”不代表能够高枕无忧,更为关键的是要做好服务优化,当好人才的“后勤部长”。一方面要激励人才,解决其后顾之忧,比如要强化物质激励,在待遇上留人;要强化事业激励,用事业留人;要强化精神激励,用情感留人。另一方面,要团结人才,既要发挥每个人才的特长,也要保证干事集体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合力,增强人才集体荣誉感。只有让人才看得到职业前景,看得到所干事业的重要意义,让他们获得“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成就感,我们所搭建的“梧桐树”才会像“磁石”一样吸引人、留住人,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