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看今朝齐风鲁韵七十载芳华正劲——新中国成立(2)

时间:2019-08-1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与70年前相比,山东不仅更好地养活了更多的本省人口,农产品出口份额还连续19年居全国第一。

  党的十九大以来,山东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棚二代”为代表的新农人勇立潮头,以“深蓝1号”为代表的远海养殖装备伴随新渔民耕海牧渔;农村厕所革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陆海一体锻造海洋强省,让农业更有干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奔头。

  山东区位优势独特,矿产资源丰富。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山东为数不多的铁路、厂矿,曾长期被外国殖民者掌握。

  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走上自主发展、自立自强的道路,一批民族工业企业在齐鲁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济南钢铁厂建起来了,中国重汽建起来了,胜利油田建起来了……为了让中国人能穿上皮鞋,万华前身烟台合成革厂也在1978年诞生。

  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办厂,到改革开放后的“下海”创业,再到外资引进来、混合所有制蓬勃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舞台上奏响了协奏曲。

  张瑞敏挥动锤子砸掉不合格的冰箱,谭旭光将破产边缘的潍柴做成全球柴油发动机佼佼者……靠着骨子里“闯关东”的拼劲和踏实耐劳的品格,山东发展成为中国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省份之一。

  山东制造的“大国重器”,更是频频刷新“中国制造”的天际线年以来,“蓝鲸一号”钻井平台在烟台交付使用,神威E级超算原型机在济南部署,世界最大的无焊缝整体不锈钢环形锻件在章丘轧制成功,时速600公里磁悬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

  工业引擎的持续高速运转,使山东省经济总量40多年来稳居全国前3名。从2016年起,第三产业在山东经济中的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如今更是超过“半壁江山”。

  转变的背后,是山东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结果,“一业一策”为20多个服务业行业制定转型升级方案;医养健康、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被山东省列入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山东第三产业迎来快速发展。

  今年春节档期,拍摄自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的电影《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实现了票房“霸榜”。山东省正大力扶持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打造影视工业化生产体系完备、科技含量高的世界级影视产业基地。

  从“白手起家”到产业门类齐全,从鼎力发展工业到服务业快速“超车”,曾经“一穷二白”的山东,人均GDP前年已超过1万美元……

  2019年8月6日,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在青岛挂牌成立,7个沿海港口进入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