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儿化音在什么时候用

时间:2019-10-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1、区别词义、区分词性的功能时,如“顶”作动词,“顶儿”作名词;“一点”是名词指时间,“一点儿”作量词,是“少量、少许”的意思。在具有区别词义和辨别词性作用的语境中,该儿化处理的地方一定要儿化,否则就会产生歧义。

  3、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时,也常常用到儿化。如:米粒儿、门缝儿、蛋黄儿。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叫“儿化音”,以及“儿化”跟“儿字”的区别,儿化音是卷舌音带来的音变,它最明显的特征是原本两个音节的两个字,儿化后变成另一个不同于前两个音节的新音节,即改变了原本的读音。

  而儿字音,则是在词句中“儿”字的正式读音er,并不改变前面字的原本读音。

  举个例子:比方说普通话里的“孩儿”二字,如果这里的“儿”充当儿化音,那么这词读作har,如果是当“儿”字本身使用呢,我们经常听到“父亲,孩儿知错了”类似这样的电视台词,这里的孩儿是清楚读作两个音节haier的。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采纳数:77669获赞数:506614本人1997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一直任教初中科学学科。包括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内容。向TA提问展开全部儿化音使用:

  在实际的儿化韵认读中,儿化音与其前面的音节是连在一起发音的,不宜分解开来读(即不可把后面的“儿”字单独、清晰地读出)。但在诗歌散文 等抒情类文体中,有时为了押韵的需要,可单独发儿化韵的音,如“树叶儿,月牙儿”。

  1.以a、o、ê、e、u(包括ao、eao中的o)作韵尾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其读音变化不太大,卷舌动作与其本身的发音冲突不大,所以儿化时直接带上卷舌音色彩即可。其中,e的舌位稍稍后移一点,a的舌位略微升高一点即可。如:

  2.韵尾音素以i、ü为主要元音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因i、ü开口度较小,舌高点靠前,i、ü此时又是韵腹不能丢去,故与卷动作有冲突。处理的方法是先增加一个舌面、央、中、中圆唇元音,再在此基础上卷舌。如:

  3.韵尾音素为I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因I的发动作与卷舌有所冲突,儿化时韵尾I丢失,在主要元音的基础上卷舌。舌位在有的主要元音,由于受卷舌动作的影响,舌位向央、中方向后移。如: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