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都从不掉以轻心的可可在排练时间十分紧张,并完全不能影响学业的情况下,把全部身心精力都投入到了对莫染的塑造上。距离正式演出还有三天时间,可可比之前的每一次排练都更全力以赴,一刻也不敢松懈。面对采访,她直言压力很大,总希望把最好的“莫染”带给观众,有时候压力太大会忍不住通过大哭一场的方式排解。而导演则信心十足,表示正是可可对于专业的这种“欲求不满”,带来了一个超乎她想象的“莫染”。
因为父爱、母爱的缺失,莫染对万白形成了情感上的依赖。“万白”所代表的,便是暗夜中那一丝微光,成为了少年的全部寄托。《万白》里面有太多独生子女一代的成长记忆,那种孤单感,迷茫,以及对于心灵寄托的渴望,让80后、90后引发强烈的共鸣。而同样作为独生子女的张可盈非常理解莫染对万白的依赖,以及成长过程中的孤独感,出演过程中她也把自己这一代人的特质带到了角色中,赋予了这一人物全新的营养。
谈到原生家庭,可可欣慰地表示,“每一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我特别庆幸我的原生家庭是一个充满爱和欢歌笑语的大家庭。”可可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身边,家人的爱的关怀是她身心健康成长的沃土,也为她后来树立演员梦想埋下了种子。
她在采访中提到,每次过年奶奶都会在包饺子时放入硬币,这已经成为全家的传统。乐观、幽默、从来没有愁事是她给爸爸的评价,最重要的是,作为“前世情人”的爸爸不仅最懂女儿心思,还会为她创作歌词,父亲写歌女儿唱,一幅和谐的美好画面。而妈妈对可可的影响,可可则表示贯穿于她整个成长历程,妈妈对艺术的执着热爱,对人的真诚真心,对她的为人处世、感知表达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说起家人,可可总是带着由衷地满足和骄傲,“他们的言传身教,真的令我受益很多。”
而万白,究竟是一个人,是一个遥远的慰藉,还是来自她内心深处的声音?对此,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小沐浴着爱长大的可可心目中,“万白”是谁,其实早有答案。
在可可的血液里流淌着两种基因。可可介绍爸爸时幽默说道,“我爸爸是个没有阳光也灿烂的人,他极其乐观、处事冷静。”对于观众心目中再熟悉不过的“戏骨”凯丽,表面看上去大大咧咧,但在可可心目中却是一位情感细腻又富有激情的人。于是在可可的性格中,我们看到她既有父亲的沉着冷静,遇事不上头、不冲动,又有母亲的性格多姿多彩,感性敏感的一面。截然不同的双面性格住进同一个身体,张可盈认为这对立志于当演员和歌手的她来说,反而成为一种优势。导演佟蒙在跟可可接触了一段时间后,也发现了她身上存在的两面性,“她表面上少言寡语,但其实非常逗,是剧组的开心果,跟她聊天会很轻松,但她一旦投入排练,她的认真和专业一下子就让你觉得她变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