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哪吒2》前期没有在海外做过多的广告,但现在,BBC、纽时等等外媒都在猛蹭哪吒的热度,铺天盖地出报道。
得益于传播学界的杠杆原理,《哪吒2》在海外的排片场次明显高于其他华语电影,是近年来预售最火的中国电影,不少院线一票难求。
从目前的势头看,它的海外票房成绩说不定能和2016年的《长城》(北美票房4554万美元)掰一掰手腕。
他们担忧,外国人可能看不懂中国神话,不知道主人公为啥管daddy叫“爹”,也看不懂“急急如律令”之类的表达……
毫无背景的它能只身闯进好莱坞主导的全球影史榜单,还能在里头“升国旗”,这已经是划时代的突破。
比如,韩国电影《寄生虫》,虽然拿了奥斯卡,全球总票房大约2.5亿美元,也就比《卧虎藏龙》高了一点点。
还有,刷新日本影史的《鬼灭之刃剧场版:无限列车篇》,全球总票房5.07亿美元,根本挤不进影史排行榜。
面对好莱坞设置的小院高墙,非好莱坞影片很难在欧美这个全球最大的票仓获得充足的宣发机会和排片场次,自然难保高票房。
虽然它在IMDb上拿到了7.8的评分,但由于缺乏商业推流和排片机会,最终在北美只拿到了178万美元的票房,全球总票房也只有560万美元。
更让人无奈的是,影片刚上映一个星期,海外某盗版网站就上线了它的高清版,一个月内就有80多万的点击量。
我觉得吧,我们确实没必要完全跟着美国人的观感走,也不用强求所有海外观众都为影片点赞。但是,拿下北美票仓真的很重要。
或许,也不会再吐槽“中国人为啥搞那么多神(God)”,只会觉得中国神话里处处都是待发掘的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