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的质量决定出书进度,而标点符号在一本书的出版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我们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面出现了问题,大多数人虽然都无法发现,但是行家(图书编辑、资深读者、高校老师等)一看心里门儿清,然后就默默减分,有些编辑甚至因此决定退稿。
为了不要让标点符号阻止各位成为出版社的宠儿、文学界的新星,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下常用标点符号的运用法则,收藏之前可不可以点个赞鸭谢谢!
这段文字其实是由三个互有联系的句子组成的,开始到“传播”是第一句,“学术”到“改变”是第二句,“我们”到末尾是第三句。应把第一句和第二句末的逗号改成句号。
句中的第一个句号即“益”字后的句号应该改为逗号。因为至此只说了一个完整意思的前部分,前面的四个分句和后面的分句连起来才构成个完整的复句,错用了句号就隔开了前后的联系,故应改为逗号。
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前一例中“因工作关系”是原因状语前置,其后有停顿,须加逗号,同主语“笔者”隔开。后一例中“这件事”后不应当有停顿,逗号要去掉。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和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升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非并列关系不能用顿号。另外,只有同一层次内的并列词语之间才可用顿号,不同层次间的停顿要分别使用逗号或顿号!
前一例中“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大发电厂”是复指关系,不是并列关系,中间不应该用顿号,可以删去顿号或者改用破折号。后-例中“文艺评论活动”和“展览”“经贸活动”是第一层并列关系,“文物”“风情”“美术”“摄影”是第二层并列关系,如果不加区别,全用顿号,就会使全句层次变得混乱。可将第一个顿号改为逗号。
前一例中,“牌坊”“渔船”“西瓜地”是一般并列短语,它们之间应用顿号。后一例中两个分句间是递进关系,不是并列关系,不该用分号,要改为逗号。
冒号用在称呼语“同、说、想、是、证明、宣布、认为、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则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