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关黑道公主求爱记怎么回事?

时间:2023-02-2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但有一个环节,差不多人人都看过,却似乎无人屑于一顾里面不该发生的瑕疵,这就是广为传播的春晚官宣节目单。节目单官宣,是春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告、预热等不容轻视的作用。

  2023年春晚节目单里的问题不止一个,但大概因为节目单的“写作”,与节目的创作、表演相比确实要次要得多,大家便不予计较。

  况且,教育部1月3日刚刚颁布了《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尽管它3月1日起才施行,但它适用于节目单,对节目单的制作是个恰逢其时的提醒。而作为高级别文本的春晚节目单,在遵守语文规范上,理应率先垂范。

  因此,对节目单“吹毛求疵”一下,应该不算无情多事,何况春节峰期已过,已不存在煞人风景的嫌疑了。

  2023年春晚,总共41个节目(不包括“零点钟声”和公益广告)。其中的40个,节目名称前都冠有类名,比如“歌曲《开饭!开FUN!》”“圆桌脱口秀《给我一分钟》”“微电影《我和我的春晚》”“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书名号前的“歌曲”“微电影”等就是类名。“开场《花开种花家》”中的“开场”也属类名。

  可是,其中的29号节目《一带繁花一路歌》,书名号前却没冠类名。这是不应该的。此节目由“一带一路”沿线首歌曲组成,由各国明星演唱,不难拟个应冠类名,比如“‘一带一路’10国10歌联唱”。

  也许有人会说,从“印度尼西亚歌曲《美丽的梭罗河》”(第1首)到“中国歌曲《茉莉花》”(第10首),每一个不是都有类名和本名吗。这样说不准确。这10个,均为29号节目的子节目,是子节目的类名和本名。但子节目的类名不能代替母节目的类名,所有子节目都有类名也不意味着母节目可以不要类名(倒是母节目可以只有类名而不要本名)。

  2号节目,歌曲《百鸟归巢》,由1名个人和3个团体“表演”。名单中“表演”两字后面,本来可以四者排两行,赖某和某团合占第一行,某学院和某中心合占第二行。但实际是,四者排了三行,赖某单占第一行,某团和某学院合占第二行,某中心占第三行。这里显示出的排印规则是:团体和个人不在同一行排印。

  但8号节目,歌曲《你好,陌生人》,由1名个人和1个团体“表演”,却在“表演”后面同一行排印了两者,而不是将两者分排为两行。这里显示出的排印规则又是:团体和个人可以在同一行排印。

  简单说,在这个节目单里,人名之间是不应该用顿号的。原因是:分行分列整齐清晰地排印人名,本身就起到了区隔作用,再迭加使用顿号,不仅显得多余,在视觉上也很不美观。而且,顿号在这里的使用本身还有多个不规范之处。

  顿号是标点中的点号之一,用在人名之间时,作用就是点断(停顿)和区隔。而在人名之间安排空格,或者把人名放进表格里(一人一格),也能起到区隔作用。两种办法各有千秋和适用场景,文本中一般只能选用一种办法。

  (1)同一行相邻两人名之间用顿号,但前行末、后行首两人之间又不用,如此不一致,不符合一致性原则。如把顿号去掉但保留原位置的空格,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2)同一行相邻人名之间用顿号,但同一行相邻人名与团体名之间、同一行相邻团体名之间,却不用顿号而用空格,如此不一致,也不符合一致性原则。如节目单里人名之间都统一用空格而不用顿号,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3)两人名合占一行分两栏排时,前者后面有顿号很难看。这相当于“某某某、”与“某某某”并列,既悖理又有碍美观。

  在文本里,辅助文字的,除了法定标点(17种)和非法定标点(若干种)外,还有空格(比如段首空两格)、空行、另页排等视觉语言手段,能起到跟标点类似,甚至标点难以起到的作用。学习标点时也要认识这些非标点手段。已故标点符号专家林穗芳先生,在其着名的《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一书中,就对一些“广义标点”有专门论述。

  所以我们说,春晚节目单的问题里,人名之间用顿号最不合适,让顿号夹在里边很是为难。何必呢?本来可以不用顿号么。

  而上查三年,2022、2021、2020的春晚节目单里,顿号就是这么滥用的。可见,旧年遗弊在一再重复!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