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王心凌初夜这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3-01-2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知乎上,一位匿名用户自称是上海 土着 中产,在美国留学时与来自江西萍乡的女留学生相识相恋,最终因女方索要 1888 万彩礼等未谈拢而最终分手。

  杜撰了一个上海年轻人被索要天价彩礼的情节完整的故事,并糅合了诸多网友帖子的冲突元素,意在了解大家对彩礼问题的看法。

  江西的高额彩礼现象已不是新鲜事,但在互联网上,它的呈现似乎夸张、发酵,不断被污名化。江西彩礼的现状究竟如何?年轻人又是怎么看待的?

  在网上被戏称为 彩礼之最 的江西,彩礼现状究竟如何?对此,钱江晚报 · 小时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江西的已婚或适婚人士。他们坦陈各自的感受,江西彩礼相对其他省份有些偏高,但并非物化女性,更不是被人诟病的 卖女儿 。

  来自萍乡市的刘先生说,2019 年,自己弟弟结婚前,男方给了女方 16 万元彩礼, 不过,结婚时,彩礼又都返还给他们小两口了。 刘先生 31 岁,目前还是单身,但他身边的朋友大多已婚, 朋友们结婚时基本没聊过彩礼,也没听说有人要彩礼要得特别高。

  占女士说,在当地,18.8 万元彩礼算低的, 现在的行情,自由恋爱的彩礼是 18.8 万元起步,大多是走个过场;但如果是相亲认识结婚的,彩礼就得 28.8 万元起步。 在占女士身边,有一位相亲结婚的朋友就是收了 28.8 万元彩礼。

  在民间,江西的彩礼标准越来越高。占女士的同学小晨在 2017 年结婚,按照当年的标准收了男方 8.8 万元彩礼。 现在,咱们这 18.8 万元的彩礼只是起步价,这几年涨了 10 万元。 几天前,小晨和占女士聊天时这样感慨。

  关于彩礼的去向,不同的家庭也各有考量。 一般女生家里没有未婚兄弟的,父母都会陪嫁相当数额的嫁妆让女儿带到新家,如此,彩礼相当于是小两口新生活的启动资金。但家里如果有儿子还没结婚,情况就不一样了。 占女士记得,两年多前,闺蜜和自己同一天结婚时,也收了 18.8 万元彩礼, 但是她还有哥哥没结婚,父母就只给她 8.8 万元的陪嫁。

  2017 年,江西省民政厅出台《推动婚丧习俗改革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这是全国最早制定的省级工作方案之一。

  2022 年,江西省萍乡市六部门印发《关于遏制高价彩礼推动婚嫁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为婚事花费设置了具体的参考标准,包括提倡 零彩礼 ,不收或象征性收不超过 3 万元的彩礼 ( 聘礼 ) ;婚宴只安排一次,一般不超过 15 桌,酒席 ( 含烟酒 ) 控制在 500 元 / 桌以下;非亲属不随礼或象征性随礼,随礼金额控制在 200 元以下,等等。

  提倡归提倡,彩礼这种事我感觉让政府管也是有心无力。 刘先生认为, 如果彩礼的支配最后是留给小两口过日子用,无可厚非,结婚时还是要‘意思’一下。 刘先生说,自己身边的朋友结婚时大多会考虑现实情况, 不能因为彩礼少就棒打鸳鸯,这种情况其实现实中也不太有。

  在占女士看来,如果要推行婚俗改革,政府得在村里给一些老人家做工作, 结婚仪式普遍是父母操办的,年轻人几乎都会听从长辈安排。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饶人,占女士说自己收彩礼主要还是为了让父母开心, 女方家庭普遍希望有彩礼,多半是因为一直有这个传统风俗。否则父母会不开心,觉得不体面,甚至会因此引发矛盾。 另一方面,占女士承认,彩礼的多少也关乎个人的虚荣心。

  尽管政府三令五申要求乡村移风易俗,尤其是要遏制高额彩礼,但社会好像并不买单,依旧按照固有的逻辑在运行。

  2021 年 3 月,江西九江银行曾推出 彩礼贷 产品,江西天价彩礼也由此占据舆论高潮。在社会各界的批评声中, 彩礼贷 被迅速叫停。

  但在江西农村,为了高额彩礼而四处借钱的现象依旧存在。 特别是相亲在一起的,媳妇娶回来了,一起还债也是有可能的。 占女士听说,目前,老家村子里有 30 多个 25 岁至 35 岁的单身男青年, 好多是因为结婚压力大,相亲一套流程走下来,40 万元都要省着点用。

  据占女士透露,高额彩礼只是江西婚姻成本的一部分, 订婚时,除了聘礼,男方还要给女方家所有人发红包,每人一千元起步;再加上钻戒、五金、婚礼开销等。 占女士说, 我们村的普通家庭,长辈大多都得存二三十万元给儿子娶媳妇。

  在占女士身边,来自外省的女方家庭通常不会收高昂的彩礼。 我嫂子是黄山人,我哥当时本来要给嫂子家 10 万元彩礼,丈母娘一听都吓坏了,说不要。 占女士说,自己丈夫的嫂子是齐齐哈尔人,当年他们结婚时也没有聘礼。

  我没要一分钱彩礼。30 岁的张女士来自大连,三个月前结婚,丈夫是江西萍乡人。 每当朋友得知我老公是江西人,都以为我彩礼会很高,听我说没要彩礼反而比较惊讶。 张女士苦笑道, 大家对于江西彩礼都有一种刻板印象。

  在张女士看来,这种选择可能也和个人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身为独生女,张女士的父母没有其他的资金压力,大连城区也没有攀比彩礼的风俗,父母又相对开明, 如果有彩礼,他们或许会开心;但没有彩礼,他们也很理解。

  天价彩礼习俗大多仍处于乡村,张女士认为,这背后的根源或许是男多女少的人口比例失调和欠发达的乡村经济, 如果有人需要靠女儿的彩礼才能补贴晚年生活,或者需要依赖彩礼才能给儿子娶媳妇,这种恶性循环恐怕不会停。

  正如刘先生所言, 除了提倡移风易俗,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得提升全民生活水平。农村也好,山里也好,家家户户生活水平提高了, 教育水平提高了,居民素质提高了,这种风俗自然而然会随着时间慢慢消逝。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