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背起行囊去梅里雪山到底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3-01-0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阳过”“阳康”可以打新冠疫苗吗?哪些人群需要接种第四针?抗原转阴后仍然出现咳嗽等症状,怎么办?在落实基层首诊方面,佛山将会采取哪些措施?1月9日,佛山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针对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进行了详细的回应。

  在新闻发布会上,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介绍了佛山市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情况:截至1月8日,全市累计接种2918.38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1065.44万人,3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基本全覆盖;完成第一剂加强针接种767.81万人,人群覆盖率为80.83%;完成第二剂加强针接种13.70万人。

  “阳过”“阳康”的市民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对此,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表示,经过核酸检测或者抗原检测,明确近期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市民,不建议近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按照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的规定,感染时间和接种疫苗的时间要间隔6个月以上。

  哪些人群需要接种第四针?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表示,一是60岁以上人群,二是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三是免疫力低下人群,四是感染高风险的人群,“加强免疫,一方面可以唤起机体的免疫记忆细胞,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抗体的水平,进一步巩固对重症和死亡的预防作用。”

  “无论是国外的数据,还是我国香港地区的数据,都显示老年人完成了加强免疫以后,可以显着降低病死率,完成第二剂次的加强免疫以后,病死率可以进一步地下降。”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表示,如果没有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只要符合接种的条件,建议尽快按照免疫的程序去接种,从而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据介绍,当前,佛山市全面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全市所有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都能够提供第四针疫苗接种服务,60岁及以上老人优先免预约接种,18~59岁以预约接种为主。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以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只要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6个月以上,就可以接种。

  同时,佛山正在开展了吸入式的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服务。吸入式的新冠病毒疫苗是在不改变疫苗成分的基础上,将疫苗雾化成为微小的液滴,通过口腔吸入呼吸道的方式进行接种,通俗地说,就是“吸一口气就能完成接种”。相比此前的肌注式疫苗,接种更加方便。目前全市已经有14个接种点提供有吸入式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后续还会铺开更多的接种点。吸入式新冠病毒疫苗仅适用于18岁以上人群,暂不用于基础免疫接种。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抗原转阴后,在恢复期可能还会出现咳嗽等症状。如果患者有就医需要,或者想了解自己身体的康复情况,应该怎么办?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症状一般会经历两周左右,随后会逐渐的好转,进入恢复期。那么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恢复期的患者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气促、胸闷咳嗽、体力下降和乏力,嗅觉和味觉障碍,以及焦虑、失眠等等的问题。”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表示,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恢复期随访复诊,健康监测,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促进患者的生理心理全面的康复。目前佛山市直和五区的医疗机构都已经陆续开设了新冠康复门诊或者是阳康体检的服务。

  据介绍,新冠康复门诊主要服务于新冠感染的阳康以后仍然有咳嗽、咽痛、耳鸣、嗅觉异常、乏力身痛等等一些相关症状的患者。阳康体检主要就是针对性的评估康复后的健康状况,方便患者及时了解自己身体的恢复情况。医务人员也会针对患者存在的症状以及机体的状况,进行个性化的调理,或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解决患者的身心问题,给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的诊疗服务。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的通知》。在落实基层首诊方面,佛山将会采取哪些措施呢?

  据介绍,佛山将在三方面落实基层首诊工作:第一是保障全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轮班值守,承担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其他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同时也要确保超出基层能力的患者要上转的渠道畅通。第二就是保障基层的退热药、止咳药、中药和抗病毒药物,以及指甲式的血氧仪和养疗设备的配备,全力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常的诊疗。第三就是依托社区村居和家庭医生的服务团队,做好对重点人群的分级分类的健康管理服务。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表示,目前佛山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以及其下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均配备了指甲式的脉搏血氧仪,有利于在基层诊疗、重点人群监测的过程当中,如果发现异常的时候,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和及时的转诊。

  此外,近期社区、村居工作人员和家庭医生团队,也会通过电话、微信、视频以及上门随访等多种形式,以高龄、行动不便等中高风险的人群为重点,开展随诊服务,进一步来强化基层首诊工作,做好重点人群的保障。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