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黃河奔向前,紅旗獵獵隨風展。總書記領航中國夢,新思想指引把夢圓。全民喜迎二十大,濃墨重彩慶豐年……”近日,沂源縣南麻街道埠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沂源紅”宣講團的一段京東大鼓,不時引來鄉親們的陣陣掌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山東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全國人大會議期間同山東代表團共商國是,四次親臨山東視察,為山東發展標注目標定位、提供科學指引,賦予山東“走在前、開新局”光榮使命。一個個溫暖人心的瞬間,一句句飽含深情的囑托,在齊魯大地回響,在齊魯兒女心間激蕩。
非凡十年,有涉灘之險、有闖關之難、有爬坡之艱,山東始終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攻堅克難、勇毅前行。一組組堅實數據、一個個發展亮點、一幕幕動人圖景奔來眼底,鋪展出一幅牢記囑托走在前、勇擔使命開新局的壯美畫卷。
新時代的波瀾壯闊背后,是一個個追夢的身影,一份份拼搏的干勁,一滴滴奮進的汗水,最終匯聚成奔涌前行的洪流,創造出齊魯大地的日新月異,彰顯著一個經濟文化大省的實干擔當。
建設現代化強省,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是億萬齊魯兒女的孜孜追求。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新的時間即將開啟。在新的起點上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的新局面,我們信心無比堅定,力量無比強大。
——牢記總書記囑托,發揚歷史主動精神,不斷優化完善思路方法,推動各項工作邁上新台階、強省建設取得新突破,成就山東發展質量最好、城鄉面貌變化最大、廣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十年
榮成“國和一號”、中車四方磁浮列車、全球第一艘10萬噸級漁業大型游弋養殖工船“國信1號”、本體熱效率突破51%的濰柴發動機等,一系列“大國重器”引人矚目﹔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優美風光,引人入勝……
9月27日,“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北京開幕,眾多山東元素生動講述著十年來齊魯大地創新發展的故事,形象展現著十年來山東各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透過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山東之變”令參觀者既感慨又震撼。
“山東之變”,折射著科學指引的實踐偉力。正是因為有習近平總書記把脈定向、掌舵領航,山東才始終在正確的道路上乘風破浪、勇毅前行﹔正是因為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才始終同心同德,匯聚起奮勇前進的磅礡力量。
歷史不會忘記,2013年11月,總書記視察山東,要求山東“努力在推動科學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進程中走在前列”,並作出“五個切實”的重要指示。
歷史不會忘記,2018年3月,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發表重要講話,2018年6月,總書記在主持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后視察山東,要求山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並作出“四個扎實”的重要指示。
歷史不會忘記,2021年10月,總書記再次親臨山東視察。黃河岸邊話戰略,鹽鹼地裡談創新,百姓家中問冷暖,要求山東“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總書記對山東人民的似海深情,對山東發展的如山厚望,對山東工作的科學指引,深深鐫刻在齊魯大地的記憶裡,烙印於齊魯兒女的腦海中。
十年來,山東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發揚歷史主動精神,不斷優化完善思路方法,確保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見效。
從“八大發展戰略”“九大改革攻堅”“十強現代優勢產業”“七個走在前列”“九個強省突破”,到“六個一”發展思路、“六個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個著力”重點任務,一系列戰略舉措,布局全面、落子精准,一個個攻堅戰役,環環相扣、扎實推進,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山東實踐樣本,清晰呈現。
2012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2013年,被確定為貧困村﹔2016年,鹽鹼地改良,生態改觀,村民吃上了生態旅游飯﹔近年來,又接連獲評“全國文明村”“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人均年收入達到了3萬元……這是高青縣蓑衣樊村的華麗蝶變,也是山東十年巨變的一個縮影。
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跨上4個萬億大台階,市場主體數量翻了近兩番,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7倍,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重回全國第一方陣,60萬灘區居民實現“安居夢”,“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成為“日常品”……
山東這十年,區域更趨協調,城鄉變化日新月異﹔民生福祉大幅增進,人民生活水平邁上新台階﹔文化“兩創”扎實推進,文化自信充分彰顯﹔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美麗山東底色更亮﹔改革縱深推進,發展動力活力持續增強﹔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政治生態更加風清氣正。
積點成線、聚線成面,十年波瀾壯闊的發展畫卷,每一處亮點、每一項成就,都讓人印象深刻。可以說,與全國一樣,這十年是山東發展質量最好的十年、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十年、廣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十年。
從這幅畫卷中,我們看到山東現代化強省建設正邁上全面求強、跨越提升的新階段。
在全省干部群眾齊心協力、接續奮斗下,山東九大比較優勢不斷積聚和顯現——三次產業可以齊頭並進、供需兩端可以協同發力、新老動能可以相得益彰、各類企業可以比翼齊飛、陸海資源可以統籌開發、交通運輸可以四通八達、城鄉區域可以均衡發展、對外開放可以提檔升級、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
“這一個個優勢,就是一個個切入點、突破口,是構筑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是山東一往無前向未來的信心所在、底氣所在、潛力所在。”山東社會科學院院長袁紅英說,正如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所指出的,“走在前、開新局”,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砥礪前行。我們深切感到,山東一切發展成就的取得,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根本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是我們做好工作的“指南針”、破解難題的“金鑰匙”、行穩致遠的“定盤星”,是我們奮進新時代、走好新征程的總遵循、總定位、總航標,必須始終堅持、一以貫之。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明的方向勇毅前行,我們就一定能不斷譜寫為黨盡責、為國擔當、為民造福的新篇章。
——牢記總書記囑托,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全面實施“三個十大”行動,奮力蹚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新路徑,既為一域增光、又為全局添彩
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萬華化學低碳新材料產業園建設現場熱火朝天。未來,這裡將打造成為集精細化學品和新材料於一體,全球技術水平最高、最具競爭力的一體化高端低碳化工園區。
“總書記鼓勵我們,要有這麼一股勁,要有這樣的堅定信念和追求,不斷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上取得新突破。”回想起2018年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萬華視察時的情景,萬華董事長廖增太仍心潮澎湃。牢記總書記囑托,萬華聚力推進綠色技術和產品創新發展,相繼打破了20多項“卡脖子”技術,申請了3000多項重要發明專利。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支持山東在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基礎上,著力探索轉型發展之路,進一步增強區域發展活力動力,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山東發展的關心關懷和信任期望。
從新舊動能轉換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十年來,山東牢牢把握“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點,緊緊扭住“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關鍵點,奮力蹚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新路徑。
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山東曾面臨產業結構不優、新動能成長不快、發展活力不足、經濟效益不高等一系列難題和矛盾。高質量發展蹚新路,關鍵是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
因勢而謀,應勢而動。山東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緊緊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個“牛鼻子”,2018年以來,按照“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路線圖,堅決淘汰落后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奮力答好高質量發展的“山東卷”。
濟南,數字經濟規模超過5000億元,佔GDP比重達到45%﹔青島,加速打造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十大新興產業專業園區﹔煙台,現代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崛起成峰﹔威海,加速打造全球打印機基地,7年間集聚6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120多家配套企業……
全省累計關停“散亂污”企業11萬多家,壓減鋼鐵產能佔全國12%,化工園區由199家壓減到84家,整合退出地煉產能2352萬噸﹔“四新”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4年提高10個百分點,2021年達到31.7%……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主要指標基本完成,正在向“十年塑成優勢”加速邁進,為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打下堅實基礎。
推動高質量發展,既要深刻認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推動地方高質量發展的原則要求,又要准確把握本地區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的比較優勢,走出一條符合本地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秋日晴朗,正是加快項目施工的好時候。作為基礎設施“七網”建設行動標志性工程、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引領性工程,總投資439億元的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主體工程啟動建設。“我們將大量採用新材料、新工藝和綠色低碳等創新技術,全力打造全省最大的航空綜合交通樞紐。”省機場管理集團建設指揮部總工辦主任曹正龍說。
一個時期以來,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不確定性上升。“山東從實際出發,超前部署、靠前安排、精准施策,分別從供給側、需求側和增強創新力三個方面,持續深入抓好‘十大創新’‘十強產業’‘十大擴需求’等‘三個十大’行動計劃,推動經濟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明晰了突破路徑。”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工業室主任付保宗說。
金秋時節,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的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建設又有新進展:這裡陸續建成並投入使用6座引黃船閘,使黃河口濕地邁入按需補水時代。水豐草美、海天澄澈,保護區鳥類由建區時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1種。
“目前,黃河口國家公園8項創建任務順利完成,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修復濕地5萬畝,治理互花米草3.5萬畝。”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許明德表示,將堅持陸海統籌,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努力將黃河口國家公園打造成世界陸海統籌型自然保護地典范。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經略海洋等重大戰略,是引領山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更是山東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
做好系統治理、統籌治水、動能轉換、合作共贏四篇文章,在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中走在前、作表率﹔堅持陸海統籌、向海圖強,海洋生產總值十年增長66.1%,達到1.49萬億元﹔夯實產業之基,彰顯生態之美,弘揚文明之風,探尋善治之策,拓展共富之路,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山東不斷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發展和安全如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發展和安全,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山東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守好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金融安全、生產安全等“一排底線”。
“由於疫情,我們的生產經營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上半年稅務部門及時送來了18萬元退稅。”山東永正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竇霆說,助企紓困政策很暖心,更堅定了走出難關的信心。
今年,山東緊緊抓住“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集成發布四批“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推出280余條政策措施,預計全年可在國家政策的基礎上,再為市場主體新增減稅降費1500億元以上。上半年,全省GDP增速好於全國平均水平,增量領跑全國,在穩經濟中展現了大省擔當。
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高質量發展大潮浩浩蕩蕩。十年來的實踐充分証明,無論面對多少風險挑戰,無論發展環境多麼復雜,隻要我們篤定落實“三新一高”要求,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勇挑大梁、加壓奮進,就一定能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既為一域增光、又為全局添彩。
——牢記總書記囑托,勇立時代潮頭、敢領風氣之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擴大開放,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齊魯大地生機勃勃、熱潮涌動
9月20日,2022年德國漢諾威商用車配件展覽會上,濰柴集團的51.09%熱效率發動機“驚艷”全場。
心無旁騖攻主業,聚焦核心技術激發高水平創新,從2020年9月到今年1月,一年多時間裡,濰柴兩破發動機熱效率世界紀錄,推動我國內燃機行業邁向世界一流。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創新,賦予山東“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的時代重任。
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山東把創新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實施加強科技研發、人才引育等“十大創新”行動。在全國首創成立省委科技創新委員會,省委書記、省長擔任雙主任牽頭抓總,全力推進全省科技創新重大規劃、重大政策、戰略工程,全力推進技術、平台、企業、人才“四個一批”建設。
省財政科技投入每年增長10%,2022年達到145.2億元,是2018年的4.5倍﹔英才會聚,人才資源總量超過1500萬﹔創新主體培大培強,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萬家,是2012年的7.9倍﹔“國之重器”競相涌現,世界首套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成功下線,國產首台智能雪蠟車高質量完成北京冬奧會保障任務,世界首座四代技術高溫氣冷堆核電機組並網發電……十年間,創新的“種子”,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生長”。
創新引領發展,改革激發活力。實踐証明,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踐行新發展理念,更好地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活力、厚植發展優勢。
“匯聚起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正能量”“推動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有效進展”……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句句入心。
不畏艱難,敢啃“最硬骨頭”。山東在全國率先實施“兩高”項目“五個減量或等量替代”,謀劃產業集群培育等20項重點改革事項、37項重點改革任務。
聚焦難點,破解發展瓶頸。山東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重組港口、機場、重工、能源、高速等大型企業集團,國有企業資產、收入、利潤等指標創歷史新高﹔建立完善能耗、煤耗、水資源等要素市場化交易流轉機制﹔推出“六穩”“六保”和“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包”。
簡除煩苛,管好“有形之手”。山東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突破行動,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內“一業一証”改革全覆蓋,營商環境整體水平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也是山東的壯麗氣象。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要指示要求,山東出台穩外貿穩外資“32條”、落實RCEP先期行動計劃等政策舉措,舉辦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山東與世界500強連線等重大經貿活動,進出口總額十年增長89.1%,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倍,選擇山東、創業齊魯越來越成為海內外共識。
9月28日,隨著一聲汽笛長鳴,首班中歐班列(齊魯號)“上合快線”撒馬爾罕專列從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發出。中歐班列“上合快線”,搭建起日韓—山東—中亞、上合組織國家的陸海貿易大通道,輻射22個國家52個城市。
在浙江從事跨境電商業務多年的盧俊霖,帶領團隊進駐上合示范區已有一年多。“過去主要走海運,發到俄羅斯海外倉需近60天。搭乘中歐班列,運營時間節省45天,銷售額爆發式增長。”他說,上合示范區內跨境電商已有200多家,現在辦公場所一房難求,企業排隊“搶座”。
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越是形勢復雜,越要把改革開放作為攻堅克難的動力,越要在啃硬骨頭、涉險灘中匯聚精神力量。
廣泛凝聚合力,文化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儒家文化發源地和著名的革命老區,山東牢記總書記囑托,積極當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探路者、先行者,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沂蒙精神煥發時代光彩,縣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基本全覆蓋,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氣、入腦入心入行。
山東把“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作為“九大比較優勢”重要內容,把加強文化宣傳創新列入“十大創新”行動計劃,把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十強產業”之一,文化“兩創”的一個個大動作,引發廣泛關注。“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宣傳推介活動亮相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上台推薦,向世界遞出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新名片”﹔2022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第八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等方面形成重要成果,向世界發出了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尼山共識”……
又踏層峰辟新天,更揚雲帆立潮頭。十年來,山東匯聚起改革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為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注入活力動力,齊魯大地生機勃勃、熱潮涌動。
——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持人民至上,樹立正確政績觀,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把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轉化為群眾的“幸福指數”,把群眾的“盼頭”變成美好生活的“甜頭”,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
縫紉工、后勤客服、扶殘助殘員……22家企業提供300余個崗位,有的月薪可達6000元。最近,一場黃河灘區遷建居民就業專場招聘會,在菏澤市牡丹區李村鎮郝寨新村火爆“開張”。
“搬出水窩子,住進新房子,過上了家門口就業的好日子。”村民劉彥敏順利找到了一份既能顧家又能掙錢的滿意工作,“不光我自己,還有10多個就業難的街坊,通過政府設置的公益性崗位,當上了保潔員、扶殘助殘員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宣傳員。”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心系“萬家燈火”,情牽“柴米油鹽”,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對山東民生工作念茲在茲,寄予厚望。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扭住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就業、教育、收入、社保等問題,民生支出佔比連年穩定在八成左右,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
十年民生路,最難忘的,是251.6萬省標以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最暖心的,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5%,群眾的口袋越來越鼓﹔最可感的,是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藍天白雲、繁星閃爍”變成“日常品”……十年來,山東用心用情用力持續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群眾的一個個“盼頭”變成美好生活的“甜頭”,變成奔向未來的“勁頭”。15.58萬平方公裡的齊魯大地上,一幅人民美好幸福生活新畫卷正徐徐鋪開。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事業成敗,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山東36.2萬個基層黨組織、715.6萬名黨員,這樣一支龐大的隊伍,精神狀態好不好、能力本領強不強、干勁斗志高不高,直接關乎強省建設的局面,直接關乎人民幸福的成色。
十年來,山東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決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准,著力建設忠誠干淨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鍛造能擔重任的新時代泰山“挑山工”。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學有所悟,而后篤行。今年9月,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2022年秋季學期伊始,東校區各教室裡,中青班學員們圍繞剛出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展開學習。
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近年來,按照中央部署,山東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強化理論武裝,教育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感悟思想偉力,高舉思想旗幟,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前行力量。
任駐村第一書記,解決村裡歷史遺留問題,帶動村風民風好轉﹔疫情防控中,主動請纓溯源追蹤不漏一人……不管在哪個崗位上,黨的二十大代表、威海市公安局反恐怖支隊支隊長陳強,都堅守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努力把“辛苦指數”轉化為群眾的“幸福指數”。
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主戰場,到疫情防控、搶險救災最前線,從落實“三新一高”重大項目第一線,到自主創新、科技攻關最前沿……山東廣大黨員干部拿出舍我其誰的豪氣、開拓創新的銳氣、敢於斗爭的膽氣,“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精氣神持續高漲。
從表彰“擔當作為好書記”“干事創業好班子”,到出台容錯糾錯辦法、為干部澄清正名﹔從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到創新優化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體系﹔從嚴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到大力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山東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並重,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牢正確政績觀,讓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在山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思想的火炬,照耀新時代﹔堅強的核心,領航新征程。億萬齊魯兒女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囑托走在前,勇擔使命開新局,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趙洪杰 邵方超 劉兵)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 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 10月4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李干杰在濟南調研節日生產、安全生產等工作時強調 努力營造歡樂安定祥和的節日氛圍
李干杰在濟南調研節日生產、安全生產等工作時強調 努力營造歡樂安定祥和的節日氛圍 10月1日是國慶假期第一天,上午,省委書記李干杰來到濟南市,深入企業生產一線、基層單位、田間地頭,調研節日生產、安全生產、秋收秋種等工作,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廣大人民群眾致以節日祝賀,向在節日期間堅守工作崗位的廣大干部職工表示誠摯問候。 李干杰來到臨工重機股份有限公司,走進企業展廳和生產車間,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產品性能、技術研發、安全生產等情況。…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支持濟南起步區建設發展、制造業強省建設等事項 9月30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時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全省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大會召開 深化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堅定不移把全面從嚴治黨推向縱深 李干杰講話 周乃翔主持 葛慧君陸治原出席 9月29日下午,全省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大會在濟南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深化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案為鑒、以案示警、以案明紀,教育引導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永葆忠誠干淨擔當的政治本色。…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會議 以更大決心和力度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 9月29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審議有關改革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省委書記、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周乃翔、陸治原、楊東奇、夏紅民、白玉剛、王宇燕、曾贊榮、李猛、張海波、孫繼業等出席。…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